• 142阅读
  • 0回复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03
第1版(要闻)
专栏:祖国颂(7)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报记者 陈特安 郑园园
  50年前,新中国如初升的太阳,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荡涤着反动政府留下的污泥浊水,洗刷着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斑斑血泪和深重屈辱。“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中国人民终结屈辱和苦难历史的惊世呐喊,也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豪迈宣言。
  独立自主的外交风范
  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是中国外交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西方列强纷至沓来,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纸又一纸丧权辱国的条约。从《中英南京条约》起,一百多年间,中国被迫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任人宰割,山河破碎。我们怎能忘记,甲午海战中国海军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大海!我们怎能忘记,参加巴黎和谈的中国代表发出的“弱国无外交”的仰天长叹!
  新中国以主权国家的身份步入世界舞台,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毛泽东主席为新中国外交“另起炉灶”,其核心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对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的封锁,面对西方世界的全面禁运。帝国主义者还想通过发动侵朝战争,把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中国人民在困难条件下,抗美援朝,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改写了中国外交谈判从来都以牺牲国家权益而告终的历史。
  1954年,新中国首次在国际舞台亮相。中国代表团来到日内瓦,和美、苏、英、法四大国坐在一起,谈判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总理唇枪舌剑,折冲樽俎。由于他的提议,实现了印度支那停战。新中国外交的风范,因总理的智慧、风度和才华而彰显。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外交带来的祥和之风。
  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访问了印度和缅甸,中国分别同印、缅两国以声明的形式昭告天下:我们确定了一种新型的国家之间的相处准则。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是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的旧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挑战,是对弱肉强食的强权政治的批判,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一项伟大创举。第二年万隆会议所通过的十项原则包含了五项原则的实质性内容,它所倡导的国与国之间求同存异、互让互利、避免摩擦及兵戎相见的原则,以“万隆精神”长留史册。
  主权问题不容商量,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体现了对主权的执着和坚守。1958年,苏联领导人相继提出在我国建立两国共有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毛主席断然拒绝。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了旨在巩固大国核垄断地位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不仅谴责核垄断,而且用实际行动打破了核垄断。1964年10月16日,当蘑菇云在中国西北沙漠上空升起之时,世界惊叹的不仅是中国核技术的飞速进步,而且是中国捍卫主权和独立的意志和决心。
  6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非殖民化进程势不可挡。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对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斗争予以深切的同情和支持。1963年底起的周总理亚非14国之行,为中国后来的外交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外交,一步步冲出美国围筑的高墙。从1971年的“乒乓外交”到1972年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长达22年的僵局,打开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厦内,具有历史意义的表决结果终于在电子牌上显示,大会以压倒性的多数票通过提案,形成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台湾当局“从已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中国代表带着自信和微笑走进联合国大厦。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化轨道以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中国彻底打破了封锁。
  世界和平的有力支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使我们对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认识实现了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转变,为开展新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提供了理论根据。中国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旗帜,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倡导建立以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支重要而坚定的力量。
  中国首先提出并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历了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邓小平创造性地倡导以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历史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益深入人心,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从1950年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63个。五项原则的提出、坚持和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尼泊尔前驻华大使马拉对本报记者说的,世界各国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真正的世界和平和公正就会到来”。
  中国反对冷战思维,不搞对抗和武力威胁,主张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国际安全问题和国与国间的争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为推动两伊战争问题和柬埔寨问题等重大地区冲突的公正、合理解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印巴核试验、科索沃、朝鲜半岛等问题上,也发挥了重大的建设性作用。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最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深情地说:“柬埔寨赢得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和解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邓小平和江泽民领导的中国在整个和平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的重要成员,为推动区域合作的健康发展,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全面参与并积极推动国际裁军进程,从1986年起,连续5年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均获一致通过。1985年和1997年,我国先后两次单方面大规模裁军,裁军总数150万,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和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指明了唯一正确的途径。他提出的“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为和平解决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等历史遗留的领土和海域争端问题打开了新思路。
  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使大国关系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90年代以来,中国倡导建立的跨世纪的伙伴合作关系得到广泛的认同,中国与美、俄、日、欧盟等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为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构筑了框架。中国全方位和平外交塑造着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卫士的鲜明形象。
  世界发展的新动力源
  今日中国之于世界,不仅是和平的有力支柱,而且是发展的新动力源。
  早在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字字千钧的历史回响,这是声声急切的现实呼唤。历史选择了对外开放,务实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气魄打开国门,面向世界。
  世界正在走向中国。环顾神州大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中国对外经贸格局已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形成了对外经贸与利用外资相互促进,对外经贸、生产、科研、金融、税务等部门共同协作的“大经贸”格局。
  同时,中国也在走向世界,目前在境外设立的投资企业达5000多家,遍及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近20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综合国力显著增长,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七。同时,中国是有着12亿消费者的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所提供的市场机遇更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
  中国以“感同身受,同舟共济”的真诚态度与亚洲国家共同应对东亚金融危机,为陷于危机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紧急救援,并从稳定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全局出发,付出重大牺牲,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国际社会普遍称赞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联邦德国前外长根舍由衷地感叹:“中国的经济要素是不可忽视的,今天没有中国这个伙伴,要奉行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和货币政策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中国人民在百余年的抗争中,历尽了火与血的磨难,终于像巨人般地站起来了;经过50年风雨沧桑的历练,进一步铸就了“不信邪、不怕压”、刚毅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
  在行将来临的新纪元里,中国人民将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