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国企:中国经济的脊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06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 社会主义颂(2)

  国企:中国经济的脊梁
  本报记者 王彦田 皮树义
  巍巍泰山,石阶重重。一条条硬汉子挑起重担,一步步奋力登攀,豆大的汗珠滚过坚强的臂膀,沉重的脚步踏过险峻的峰峦。
  登过泰山的人,忘不了泰山挑夫的形象,赞誉他们是泰山的脊梁。
  经济建设,路程漫漫。一个个国有企业负重前行,一批批产品运往四面八方,不懈的努力铺就新中国经济的基石,艰难的探索写就共和国辉煌的篇章。
  回顾新中国50年发展史,人们忘不了国有企业的贡献,赞誉他们是中国经济的脊梁。
  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新中国从炮火中走来,新中国的经济在废墟上起步。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烂摊子。1949年,全国只有100多亿元的固定资产。到1952年工业总产值只有349亿元。工业结构畸形,门类单一,水平低下,就连钉子、火柴、蜡烛都要进口,以至于有了洋钉、洋火、洋蜡这样的叫法。
  新中国百废待兴。然而,西方一些国家却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老百姓要吃饭穿衣,农民要农用机具,军队要飞机大炮……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工业。新生的共和国在急切地寻找工业化道路。
  国有经济应运而生。我们将接收的官僚资本企业改造为最初的国有企业。“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壮大了国有经济的实力。国有企业历史性地成为中国工业化的主力军。
  一幕幕难忘的情景人们记忆犹新。
  祖国需要汽车。大批的专家、干部、工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东北长春。为了确保三年造出汽车,他们风雪严寒不停工,用火车头蒸汽采暖,用大锤和钢钎砸开冻土,现代化的厂房终于矗立起来。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欢叫着跑下一汽的生产线。
  祖国需要石油。大庆人以“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英雄气概,在莽莽荒原展开大会战,住干打垒,干险重活,战天斗地,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大庆至今仍然是中国工业的排头兵,大庆精神仍然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
  正是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五六十年代国家集中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现代工业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打破了西方经济封锁,提供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产品,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在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承担着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历史重任。
  今年8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洋溢着喜庆气氛。大连造船新厂为伊朗建造5条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合同签字仪式在这里举行。建造这样大型的油轮是一个国家造船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大连造船新厂在国际竞标中,战胜了日本三菱、韩国大宇等强劲对手,一举拿下了这份金额3.7亿美元的合同。而大连造船新厂1990年才建厂,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船舶总装出口基地。1962年,上海江南造船厂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轮“东风”号。从造万吨轮到造30万吨超大型油轮,我国造船业不断发展。中国已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
  环顾经济领域,目前,金融、铁路、电信、航空、石油、电力等关键领域基本都掌握在国有企业手中;能源、交通、邮电等基础部门和冶金、石化、化工、汽车、机械、电子等重要原材料行业和支柱行业,国有经济占据支配地位。我国钢、煤、化肥等重要工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发电量和原油、化纤产量等位居世界前列,都是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为主生产的。国有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上缴利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55%,有力地支持着国家的改革和建设。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东方风来,国有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国有企业贡献巨大,但也有种种体制弊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只能依靠改革。
  企业给职工发奖金,在今天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在20年前却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合肥市化工局的老同志还记得当年的“奖金风波”。1979年,合肥化工系统悄悄地给职工发了奖金。“这是对革命者的侮辱!”“这是对社会主义企业的否定!”一时间沸沸扬扬,压力骤升,最后还是由省委书记干预,风波才算平息。原合肥市化工局工会副主席张斌回忆当年情景,一针见血:奖金之争实际上是观念之争,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道强劲冲击波。
  改革冲击着旧的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不是真正的企业,而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也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没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没有严格的预算约束。改革就是要改掉这些体制弊端,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
  山东兖州矿务局局长赵经彻在国有煤矿干了几十年,对搞好国企改革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勇于改革,人称“赵大胆”。1996年,国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百家名单里并没有兖矿,可是兖矿闻风而动,派人进京,主动请缨,终于走进了试点行列。兖矿人自己争来了改革,也为兖矿争来了发展的机遇。如今兖矿已成为中国兖州矿业集团,经济效益位居全国煤炭系统前列。说起兖矿的变化,已是兖矿集团董事长的赵经彻深有感触地说:“这机遇,那机遇,改革是最大的机遇。”
  改革使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经历了利改税、承包制等试验探索,正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大显身手。
  改革使国有企业整体活力增强。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7%,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6.8%,上缴税金年均增长12.3%。
  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质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活跃了整个国民经济。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竞争,促使国有企业投身市场,在竞争中发展。
  尽管与改革前相比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在增强,国有资产总量在增长。到1998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82211亿元。特别是通过国有独资、控股和参股等形式,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始终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到1998年底,国有控股企业吸纳的非国有资本为39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占用资产总额为56722.4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42.1%,比上年增长13.7%。
  打好改革发展攻坚战
  春天播种着新的希望,秋天将收获新的成果。
  今年4月,锦城成都,花团锦簇。2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成都主持召开了西南四省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此后,总书记又风尘仆仆,四次到地方专门就国企改革和发展问题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
  今年金秋,党中央将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国企改革和发展问题,并做出重要决定。
  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并不等于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问题都已得到解决。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难题正困扰着一些国有企业:机制不活,经济效益下降,资产负债率过高,富余人员较多,企业负担沉重,部分职工生活比较困难。
  难题亟须解决,攻坚务求全胜。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非闯不可、也绕不过去的关口。打好这场攻坚战,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
  世纪之交,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再一次提到了全党面前:放眼全局,人们再一次掂量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分量。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主导因素。中国要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离不开国有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微观基础。国有企业如果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充满活力,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厦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中国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国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
  经过多年的实践,对国企的改革和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已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方针,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各地和广大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年以来,国有企业遏制住了经济效益下滑势头,呈现出稳定回升趋势。国有企业比较集中、困难较大的东北三省实现了大幅度减亏、增盈。石油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等行业分别增利、扭亏或减亏。
  形势喜人,形势催人。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将吹响打好国企改革和发展攻坚战的进军号。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中国经济的脊梁就一定会更加坚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