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电信普遍服务 中国还要往前走多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06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电信普遍服务
  中国还要往前走多远
  秦耕夫
  7月16日,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数突破1亿;7月22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GSM网为适应用户增长的要求,升至11位。这两条新闻,直接反映了中国在实现电信普遍服务方面的前进步伐。
  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资料,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2.6%,其中城市地区达到28.20%,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67.3%。中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在普遍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从电话普及率不足1%到1998年突破10%,仅用9年时间,是世界上走完这段历程最快的国家。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1998年公布的“普遍接入”报告,所谓普遍服务,应当包括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可供利用性,即应当有全国性的网络覆盖,不论何时、何地需要服务,都能满足用户要求;二是平等接入,即就价格、服务内容和质量而言,不论地理位置、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如何,都能不受歧视地获得服务;三是可承受性,即电话价格水平应当在大多数用户能够承受的水平上。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在取得巨大成绩的背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贵州省岑巩县,通过努力已实现了“乡乡通电话”的目标。但是在该县的129个行政村中,仍有73个村没有电话。由于该县地处山区,实现网络的广泛覆盖,面临极大困难,成本高昂。农村地区装一台电话机的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又加上当地群众消费能力还不强,即使在可以装上电话的地区,“冷装冷打”的情况仍很突出。
  湖南省攸县曾一度被命名为全省的“小康县”之一,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条件较好的一个县,该县“村村通电话”比例达到了80%以上。但是据该县电信局局长黄远强介绍,在这个县农村地区,每装一部电话,在网络设施上需要先期投入1万元左右,而每年发生的呼叫业务量平均不足800元,投入产出缺口很大。目前电信企业靠负债发展,如果产出期太长,债务负担不堪承受。
  事实上,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难题: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进退两难。进,从企业效益考虑,得不偿失;退,电信是发展经济的基础设施,就此止步,势必给后进地区带来更多困难。
  信息产业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在谈到普遍服务问题时认为,在电信改革后,政企已经分开,经营电信业务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普遍服务问题,确实应出台新的办法。他解释说,在邮电政企合一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直接决定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业务收入拿出一部分,用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通信建设,像“兰西拉”光缆(兰州—西宁—拉萨)、“西兰乌”光缆(西宁—兰州—乌鲁木齐)等重点通信干线工程,都是由国家组织投入巨资建设的。建成后,为我国西部地区解决电信普遍服务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国防安全等,都发挥了显著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电信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对政治参与、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具有助推器作用,应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但各国的电信企业关注的是自身利润,而不是社会责任,因此各国政府都以宏观政策进行调控,如将普遍服务的义务赋予某些企业,而要求其他不承担义务的企业交出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对前者进行补贴。我国实现电信普遍服务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实现网络的全国性覆盖,特别是对范围广阔的农村地区实现有效覆盖。重点也是欠发达地区和农村。
  这位负责人承认,要最终实现全国性的电信普遍服务,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据了解,国家主管部门目前正积极研究,以便出台既建立并保护有效竞争、又促进电信普遍服务的宏观政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