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阅读
  • 0回复

“第一渡”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04
第1版(要闻)
专栏:与共和国同行

  “第一渡”的变迁
  李声仁口述 李忠生 何院生整理
  江西于都县素有“红军长征第一渡”之称。83岁的我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后于都河两岸的巨变。
  1934年10月,8万多名红军集结于都,从8个渡口夜渡于都河,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我当时是一名船工,送红军过河时想,要是有一座大桥该多好啊!
  新中国成立后,上级十分关心老区的建设,决定以拨款、以工代赈等形式,在当年红军过渡的渡口上建大桥。1967年秋,东门渡口擂响了建桥的鼓声。我担任突击队队长,带领大家吃住在船上。经过两年多奋战,长300多米、宽7米多的东河大桥建成了。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于都建起了澄江大桥。1995年,于都又投资2500多万元在当年红三军团渡河的县城西门渡口上建设一座新大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了“于都长征大桥”桥名。随后几年,于都河上又陆续建起了寒信大桥、新澄江大桥。
  于都河上一座座大桥的建成,不仅解决了群众过河难问题,也为于都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992年,一台商有意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厂,但因交通不便而踌躇。长征大桥建成后,他马上追加投资400万美元,并与农户签订了种植生姜、青梅的合同。今年上半年,于都已往外销售两亿多元的农产品。
  前不久,我又参加了三门大桥动工典礼。这桥建成后,可以解决6个乡镇15万人的过渡难问题,于都的经济也将有更快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