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让市场说了算——看江西省宜春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09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关注农民增收

  让市场说了算
  ——看江西省宜春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本报记者 余清楚 彭俊
  记者到江西采访农民增收,省里的同志说,你们到宜春地区走走吧,那里是全省的农业大区,有经验;到了宜春,地委、行署的同志推荐说,你们到宜春市看看吧,论自然条件,他们不是最好的,但他们围绕市场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的做法很有典型意义。
  用特色农业填补市场短缺
  在宜春农村转了几天,听到最多的字眼是“调整结构”、“特色农业”。连田间地头的农民都晓得说,“别人没的,我们有;别人有的,我们优。东西有特色,不愁没销路!”
  进入90年代以来,从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经济的宜春农民,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也曾经历了农产品从不愁卖到卖不动的痛苦过程。粮食多了卖粮难,生猪多了卖猪难,甲鱼多了也难卖,部分农民损失惨重。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宜春的干部和农民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讨论,并且最终达成了两点共识:一、要使农民增收,必须让农民生产卖得出、卖得好的农产品,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二、过剩经济也有市场短缺,我们的农产品,必须适应市场、调整结构,在市场饱和的短缺缝隙中杀出一条生路。
  很快,宜春人对自己的农产品结构举起了两把“利斧”。
  第一把“利斧”砍向了传统的种植业。品种落后、没有市场的部分早稻品种首先被淘汰出局,仅1997年就有1.5万亩早稻被调减掉。在此基础上,一批全新的、有市场生命力的优良品种如早香稻、金优402、优I402等被广泛应用到大田种植。
  对原有的经济作物,宜春人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他们推广的一种叫“丛生竹”的笋用竹,春笋过季时就开始发笋,一直到冬笋上市,打了一个市场的时间差,销路很火。
  第二把“利斧”砍向了传统的养殖业。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谢梦日一口气能背出十几种禽畜的品种:三元杂交猪、麻羊、麻鸡、黑凤鸡、贵妃鸡、火鸡、美国肉鸽、淡水石斑鱼、罗非鱼、罗氏沼虾等等,有些品种记者闻所未闻。而这些品种如今都走进了宜春市农村的千家万户,并且已经打入了大江南北的广阔市场。
  有特色才能适应市场,有特色也能把握市场。宜春人靠调整结构开创出来的特色农业,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开拓出许多新的市场领域。辛勤的农民由此获得了应有的回报:1998年在受灾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增收77元,据说,这是当地农民进入90年代以来连续第六个增收年。
  “比政府文件还管用”的服务
  农民调整产品结构,政府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像全国其他部分地方的基层政府一样,宜春市委、市政府也干过“发文件”、“发号召”甚至“下命令”的事情。用一些干部的话说,农民不懂市场,就得依靠行政命令引导他们。
  可实际效果并不像一些干部想象的那么好。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过来的干部们,往往把握得也不是那么准。结果本来是一片好心想提高农民收入的做法,却常常使农民在市场中栽了跟头,遭受了损失。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也被打了折扣。
  市场挫折锻炼了农民,也教育了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变指令为指导、变命令为服务。”这是宜春市上上下下的农业干部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达成的又一个思想共识。
  在围绕市场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宜春市的干部们先后走了三步“棋”。
  第一步,从制定发展规划入手。他们认为,如何在顺应市场需要、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检验政府职能是否切实转变的试金石。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农民、专家座谈,寻找增收点,论证增收措施,最终做到“增收指标实事求是,不搞水分数字;项目选择服从市场,不搞拍脑袋工程”。
  第二步,强化技术指导。这几年,宜春市每年都要组织上千名机关干部“送技术下乡”。同时,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级110多名、乡镇级3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必须常年蹲点农村,抓一两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从宜春农专请来专家指导果园种植、良种鸡的繁育,从中国农科院引种52个旱稻品种等等。很多专家在宜春受到了高度的尊敬,有的被聘请为市委副书记挂职指导。市委书记程传裕骄傲地说,我们是全国科技先进县,“全省独此一家”。
  第三步,加强信息服务。市计划、物价、农业、水产等部门,以无偿服务的形式,每月给农民发布一次农产品信息,张贴到各村委会门口,供农民作市场决策的参考。这种形式受到农民普遍欢迎,有的农民对记者说,“政府发的每月‘信息告示’,比发什么文件都管用!”此外,从1997年开始,宜春市开展了一项干部农民“心连心活动”。先后派1.4万名干部下乡,每个干部和一户农民保持长期联系。这些干部和农民“心连心”的首要任务,就是及时传递有关市场信息。两年多来,通过“心连心活动”,究竟使当地农民获得了多少市场信息?有关部门说,“连统计都统计不全”。
  面对更为严峻的结构调整形势、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期盼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日渐成熟起来的宜春人,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越走路越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