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生姜蔬菜富南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09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生姜蔬菜富南逄
  吴克东 谢国明
  一走进南逄乡,到处是成堆的生姜,满眼是鲜绿的蔬菜。乡党委书记徐学珍告诉我们,全乡3.6万亩耕地,种植生姜1.5万亩,其他瓜菜1.5万亩。一块生姜,一筐蔬菜,是我们南逄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两个“法宝”。
  山东省昌邑县南逄乡有200多年种植生姜、蔬菜的传统,但是,由于市场意识不强,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全乡生姜、蔬菜的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上千亩左右,没有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1996年,乡党委、政府根据全乡的自然资源特点和传统优势,提出了大力发展生姜瓜菜生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乡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新技术的推广和市场培育上。
  由于生姜种植方式长期没有改进,南逄乡的生姜亩产一直只有1500公斤左右。1996年,乡里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地膜覆盖种植大姜试验,提前半个月下种,亩产提高到3500公斤。第二年,乡里又组织冬暖棚试种生姜,亩产提高到7500公斤。眼见为实,农民纷纷学习新技术,全乡一年之内发展大拱棚种姜3000多亩,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生姜和其他瓜菜成为南逄乡农民的主业以后,销售成了一个大问题。乡党委、政府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销售,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动作,先后办起了生姜蔬菜批发市场、芸豆批发市场、茄子批发市场、西瓜批发市场和劳务市场,形成了以市场销售带动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良好局面。原先冷冷清清的小乡镇,现在变成了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仅生姜一项,日成交量就达100多吨。全乡新办洗姜厂30多个,从事生姜贩运的专业户达到90多家,不仅解决了农副产品难卖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经济效益。仅运销一项,全乡农民今年可增收2000多万元。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民种生姜瓜菜的后顾之忧,南逄乡集中力量兴办了一批服务能力强、具有辐射作用的服务实体,成立了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业科技示范园、林业科技示范园、珍稀动物养殖示范园等科技服务机构,引进新、优、特品种132项,销售农产品2000多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