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从一穷二白到万象更新——贵州5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14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从一穷二白到万象更新
——贵州5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解放前的贵州,一穷二白,农业落后,一些地区还沿续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法;工商业凋敝,仅有的200多家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家庭手工作坊;交通闭塞;文化萧条;民不聊生。到194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23亿元;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仅为48.3元。
解放50年来,贵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尽早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0年,谱写了贵州发展的崭新篇章。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解放后的50年,是贵州建省600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社会变化最为深刻的50年。
今日贵州,万象更新,生机勃发。
经济实力大为增强。1998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841.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25.2倍,年平均增长6.9%,其中改革开放20年年平均增长9%,1987年实现了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1996年提前4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50年来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依次增长了3.8倍、158倍和121倍,从1992年起产业比重顺序由历来的“一、二、三”变为“二、一、三”,标志着国民经济增长量在扩张的同时实现了结构的改进和质的提高。财政总收入由1950年的0.28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122.84亿元,增长440多倍。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现有5条铁路干线贯通全省东西南北,境内铁路营运里程达1639公里,省会贵阳是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株一六”复线、“内一昆”贵州段及“水一柏”铁路已开工兴建。公路里程已达3.36万公里,为解放前夕的17倍。进入90年代以来,先后建成贵阳—黄果树、贵阳—遵义等高等级公路,贵阳—新寨等数条高等级公路已开工建设。贵阳龙洞堡4D级现代化机场于1997年建成通航。电信事业发展迅速,本地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51.5万门,县县开通了程控电话。
农业发展形势喜人。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1993至1998年农业连续6年丰收,199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万吨,为1949年的3.7倍;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40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4.4倍;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12.6%上升到1998年的30.83%;畜收养殖业已由家庭副业成长为农村支柱产业,比重占农业总产值的近30%。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工业建设成就巨大。199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9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215倍多,1992年以后呈现稳而快的发展势头,7年中全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3%。初步形成了能源、食品、机械电子、治金、化学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能源、烟酒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1998年,向省外输出电力42亿千瓦时;国酒茅台等名优酒享誉神州,卷烟产量居全国第6位;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其增加值已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28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2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10.3%;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49年的4.5%上升到1998年的29.8%。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商业、交通运输、电信、金融、旅游等各项产业发展迅速: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2.7倍;旅客运输周转量、货物运输周转量分别增长10倍和3.2倍;邮电业务量增长47.4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39倍;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改革开放不断推进。贵州较早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包干到户)为主的农村改革,后来又探索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改革新经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兴未艾。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初步建立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1998年已有47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已有1000余户国有小企业分别实行了股份合作制、承包、兼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各类市场都有长足发展。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实际利用外资由1984的61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1.81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有1112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1645万美元增至1998年6.22亿美元。
社会事业欣欣向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7%,仅1998年全省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54项,其中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27项。全省86个县(市、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7.7%。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等事业不断健康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68.9%,电视人口覆盖率78.4%。农村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77.8%。
人民生活不断提高。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4元,扣除物价因素后比1949年实际增长5.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5元,扣除物价因素后比1978年增长2.5倍。全省农村大多数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约有1/3的农户已步入小康,城镇居民中一部分人开始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附图片)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公司电脑生产基地
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国酒茅台,玉液之冠。”图为贵州茅台酒厂“国酒门”。
贵州煤炭资源居江南首位。图为采掘中的矿井。
新建成的瓮福磷矿肥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