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全力改善生态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05
第2版(经济)
专栏:抓住机遇大兴水利

  全力改善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董建勤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恰逢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和国务院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升到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国家投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了五六倍,各地普遍将治理水土流失纳入地方政府的目标责任制,掀起了新一轮治理建设高潮。
  水土流失被公认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是年年遭受旱涝灾害的主要祸根。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因此流失土壤50多亿吨,损失耕地100多万亩。水土保持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性措施。发生在去夏长江和松花江的洪水灾害再次印证了这一点。现阶段,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灾后重建、整治江河、兴修水利的战略部署,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迫在眉睫。
  有关部门确定,近期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要以长江上游、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坡耕地改梯田、逐步实现25度以上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为突破口,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坚持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开发;坚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因地制宜,科学配置,坚持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效益统筹兼顾,相得益彰,从而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确保国民经济的增长目标提供有效保障。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依法推动各省开展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工作,并由各级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以落实防治责任,加强监督管理。近日,四川、贵州两省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公告,确定了对境内水土流失实施分区防治的整体推进战略,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立即停止各类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行为。长江、黄河、嫩江及松花江等流域的各省区正在依法推进这项工作。
  与此同时,加快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实现年度综合治理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的目标,正在稳步推进;同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开始启动,即要在全国着手建设10个示范城市、100个示范县、1000条示范小流域建设,力争用3—5年造就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精品工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
  基本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成为近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又一直接目标。首先,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审批管理工作;其次落实在全国设立500个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县,在1500个县全面实施《水土保持法》,继续抓好10个试点城市……这一项项新举措正在落实之中。
  加大科技含量,围绕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成为一些治理开发步入良性循环省市的方向。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焦居仁对记者说,面对蓬勃发展的良好形势,要保持头脑清醒,特别要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管好、用好来之不易的建设资金,组织发动好群众,确保工程质量,建设一处见效一处,把好竣工验收关,杜绝“豆腐渣工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