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从无到有铸辉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21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从无到有铸辉煌
  五十年前,内蒙古的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五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兄弟省市的关怀和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内蒙古几代工业人的努力,自治区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现代工业格局。
  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到1998年底,全区已拥有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13万多个,职工人数达360多万人,形成了40个行业大类,192个行业中类,447个行业小类,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布局。以资源优势为依托,逐步发展形成了以毛绒、纺织、皮革、食品、医药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以重型载重汽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以盐碱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陶瓷和高岭土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森林加工为主的森林工业。煤炭、电力、森工、冶金、建材五大行业的产值已占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2%。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原煤由1947年的35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7769.48万吨;原盐由1947年的6.48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148.28万吨;发电量由1947年的0.13亿千瓦时增加到1998年的350.41亿千瓦时。1998年生产成品钢材342.1万吨、生铁408.74万吨、水泥486.86万吨、平板玻璃339.49万重量箱、电视机3.4万台、化肥21.12万吨。全区出口工业产品品种已扩大到200余种,占全部出口商品的70%。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到1998年,工业增加值在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占33.5%,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68%。工业总产值由1947年的5354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1136.5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339.42亿元,比1947年增长343.9倍。
  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产业逐步升级,轻重工业结构比例趋于合理。工业所有制结构由以往单一的国有、集体所有制结构,发展成为国有工业为主,国有、集体、个体、合资等多种经济类型并存。
  开放度加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从1978年至1998年,从国内外引进技术、设备项目上万个,先后对冶金、煤炭、机械、纺织、电子、化工等行业的3000多个企业6600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8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
  从现在到下个世纪的前10年是自治区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继续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再创内蒙古工业的辉煌。(附图片)
  右上图:呼和浩特市的鼓楼立交桥。张建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