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黑土地的硕果——绿色食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22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黑土地的硕果——绿色食品
  谷涤非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黑龙江的农村和黑龙江的农业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只有58亿公斤,发展到1996年,粮食总产已达到300亿公斤。商品粮基地、粮食储备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面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的挑战,黑龙江人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片资源:黑龙江省开发建设相对较晚,农业生产基地大都处在远离大中城市的边远地带,地域广阔,山清水秀,土净田洁,生态环境非常好,有着开发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黑龙江人决定,把发展绿色食品产量作为推进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切入点,使其成为支撑黑龙江农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该省第一个在全国创办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第一个申报绿色食品标志,在全国率先开发绿色食品。目前,全省已有93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有9个品种,128个产品,占全国绿色食品总数的12.6%。其中AA级绿色食品有7个,占全国总数的25%,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的A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2个,进入一年生产建设期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个。全省已有40个市县,42个农牧场生产绿色食品产品,绿色食品生产监测面积已达20万公顷,占全省可耕地面积的2%。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绿色食品基地管理规定》及《绿色食品初级产品生产基地管理细则》的要求,黑龙江省在绿色食品产地监测面积上已初步培育起的粮、肉、乳制品、林特产品、肉禽、饮料、酒类为主的八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该省绿色食品向规模化、系列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久前,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一项检测结果显示,今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质量合格率又一次达到100%,是全国唯一的100%合格省份。如今,庆安县的“七源河”大米和肇源县制油厂生产的AA级绿色食品葵花子色拉油等已成名牌产品。
  为保证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全省40个市县和6个农垦分局、32个农牧场都成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绿办系统成立了专门的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机构,建立了一整套绿色食品申报考察认证、环境监测、标志管理等绿色食品的管理体系。省委、省政府做出决策,努力把黑龙江省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绿色食品大省。力争用3—5年时间,使绿色食品总量占全国的15%以上,用10年时间达到30%以上,从而形成生态种植、养殖、野生资源采集、产品精深加工、商贸流通等产加销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产业规模,形成以绿色食品为轴心产业的农村优势经济和特色经济。(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