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在两次创业中腾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22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在两次创业中腾飞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 田凤山
  黑龙江是全国解放最早的省份,她的版图像展翅高飞的天鹅,镶嵌在祖国的东北边疆。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全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这片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先后展开了两次举世瞩目的伟大创业实践,把一个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北大荒”,开发建设成了一个具有相当经济实力、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崭新的黑龙江。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90年代初,是黑龙江开发建设的“第一次创业”时期。这次创业最主要的成就是建成了国家的“三大基地”,不仅确立了黑龙江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位置,而且对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开发亘古荒原,建成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把“北大荒”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耕地总面积、农机总动力、粮食商品量和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粮食生产能力达到300亿公斤,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近6倍,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000亿公斤。二是开发丰富的战略性资源,建成了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现在年产石油560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年产煤炭7000多万吨,居全国第四位;年产木材调减到700万立方米,仍居全国第一位;累计提供了占全国1/2的石油、1/3的木材、总量第三的煤炭。三是白手起家发展现代工业,建成了国家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拥有“三大动力”、“十大军工”、大庆石化等一批“国宝”企业。发电设备、机床设备、工量具、轴承、电工仪表、石油化工等一大批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累计向国家提供了1/3以上的电站设备和大量的重型机械,对提高全国工业装备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一次创业”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的过程中,勤劳智慧的黑龙江人民还形成和铸就了以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为主要特征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和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成为共和国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90年代以来,随着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黑龙江开始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创业的全新探索。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作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黑龙江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这次创业是“第一次创业”的继承、发展和升华,主要是:发挥特有的资源优势,创农业强省之业;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创工业经济优化升级之业;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创多元经济发展之业;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升级,创开放型经济之业;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创知识经济之业;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依法治省之业。目标确定以后,全省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中去。1998年我们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2833亿元,按可比价格,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20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30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5倍。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在黑龙江的两次创业中,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我们给予了极大关怀和支持。1950年,毛泽东同志到黑龙江视察时亲笔书写了“学习”、“奋斗”、“发展生产”、“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的重要题词;邓小平同志三到黑龙江,对我省加快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江泽民同志对黑龙江的改革和发展非常关心,无论是几次视察还是在其它情况下,都对黑龙江各方面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使我们深受鼓舞。黑龙江的第一次创业,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我们坚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3700万黑龙江人民一定能在“第二次创业”中,再振雄风,和全国各兄弟省市一道,为振兴中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附图片)
  压题照片:黑龙江大规模进行农业开发,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昔日的“北大荒”今日成为“北大仓”。杨松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