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居安思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23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居安思什么
  邵景均
  《左传·襄公十一年》载:“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所谓“居安思危”,就是告诫人们,在安乐的境遇中,应当虑及可能发生的危险,防患于未然。这一充满政治智慧的格言,世代为人们传诵,尤其为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所珍视。然而,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中虽不乏“居安思危”的政治家,最终却还是挡不住危险的到来和政权的垮台。这是为什么?它至少说明,执政者仅仅懂得要“思危”是不够的,还应当正确判断“危之所在”,正确制定“解危之方”。为此,就要思得更多。
  思大势。五十年前,国民党装备精良的八百万军队“兵败如山倒”,自叹“大势已去”;共产党靠“小米加步枪”解放全中国,人称“大势所趋”。政权的得与失,系于“大势”。善弈者谋势。因此,作为执政者,首先必须善于思考大势、谋求大势。对大势思虑不清,把握不准,就会满盘皆输。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我们党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制定了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在今天,讲对大势的思与谋,就是要考虑怎样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把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落到实处,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思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铁的规律。由于剥削阶级统治集团与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处于对立状态,因此他们采取的“得民心”措施总是有限的,效果是暂时的,最终必然失去民心,丢掉天下。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事实也无可辩驳地说明,如果背离了党的宗旨和执政本质,那么“得民心”也难,失天下也易。思民心,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观,作为共产党的干部就不能想从老百姓身上捞好处,而要想怎样才能为老百姓奉献得更多,让人民更满意。其次,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快地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才会得到真实的民心。再次,还要深入群众,想方设法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是赢得民心的重要因素。
  思人才。政权的兴亡与人才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汉代学者王符说:“何以知国之将乱也?以其不嗜贤也。”唐太宗通过总结隋亡的教训和唐初治国经验,提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许多封建统治者在打天下的时候特别器重人才,可一旦坐了天下,便“亲小人,远贤臣”,直到杀戮功臣。这样的政权还能长久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多次强调要重视人才,广开进贤之路,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思人才,就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真正有求贤若渴的愿望;就要改革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创造一个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就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保障人才用得其所,各展其长。
  思己过。错误是成功者进步的阶梯。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从某种意义说就是得益于对以往在探索中所发生的失误的深刻总结和反思。自古以来,剥削阶级统治者文过饰非者多,认真检讨自己所犯错误者少,所以其政权也就自然难逃由盛而衰,直至垮台的命运。事实上,不管是多么英明伟大的执政者,犯错误总是难免的。列宁指出:“犯错误对一个先进阶级的战斗的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虚伪地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和纠正错误。”常思己过,是党成熟和有力量的表现,是巩固政权的重要保证。
  有思才有行。思考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在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今天,能够居安思危,进而思大势、思民心、思人才、思己过,并认真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就会无往而不胜,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