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科技天地春光无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24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 安徽专版

科技天地春光无限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认真贯彻党的科技工作方针,发展科技事业,壮大科技队伍,普及科技知识,改进生产技术,群众性科技活动蓬勃开展,科技事业初步繁荣。
当科学的春天到来的时候,安徽省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决定。“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或破坏的科技管理和研究机构及群众科技团体相继恢复,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正式组建,国家不少职能部门来皖组建科研机构,有的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的成为国家级行业技术中心,有的将所属科研机构迁入安徽,大大提高了安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居皖之中的合肥逐渐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科技、教育优势,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基地。
进入90年代,安徽的科学春天更加明媚,
“科技兴皖”战略的实施,使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崭新局面。到去年底,全省已有22个县(市、区)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13个县(市、区)完成预验收,国家和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有16个。
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安徽农业如虎添翼。从50年代开始,安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相继开展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生物防治、耕作制度、杂交技术、冻精配种、三化养猪、黄牛改良、 长江幼蟹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河蟹人工放流、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蟹苗等等方面的研究,都先后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在世界上首先将离子束注入技术引进农作物育种领域,使安徽良种繁育实现了历史性大突破。农业科技部门先后培育出一大批水稻、小麦新品种和甘薯、玉米、棉花、烟草新品系。50年来,安徽省育成并推广应用了4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了3到5次。杂交优势利用技术及杂交品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在技术水平及应用上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日光温室、大棚温室、玻璃温室的兴起,标志着安徽农业正向高新技术领域挺进。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不断升级,同样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化形成。从1988年实施“火炬计划”,到1998年全省已有321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6%,出口创汇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达11.5%。芜湖市被批准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区域”,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四个对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之一。
伴随着省及国家级高新技术区的发展,安徽民营科技悄然兴起,成为安徽经济腾飞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自1983年2月第一家民营科技机构成立,到1998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2887家,职工总数5万余人,技工贸收入逾45亿元。(附图片)
图为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