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从《纽约时报》纠偏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9-21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从《纽约时报》纠偏说起
  张祝基
  曾在相当长时间里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文和案”,终因缺乏事实根据而闹不下去了。继该案始作俑者、美国能源部反情报部门代理副主任特鲁洛克被赶下台后,李文和工作时的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所的两名反谍报官员和所长也因对此案处理不当而受到停薪、书面申斥等处分。另一方面,美主流传媒也开始对铺天盖地诬蔑中国窃取美核机密的报道进行澄清和纠正。
  9月14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间谍丑闻该收场了》的文章,说“事实证明中国核间谍恐慌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整个事件看起来就像40年代一部蹩脚电影的情节”,“现在该宣布‘中国核武器间谍案’是一个骗局了”。
  比《洛杉矶时报》早一周,《纽约时报》用3个版刊登长篇专稿,题为《有关中国核进步的辩论》。作者写道,几个月的采访、研究表明,在“李文和案”中“插进不少个人、党派或机构的偏见”,“没有证据”证明中国是因为窃取了美国的核机密才取得核技术的突破的。
  “谎言腿短难行远”。这个法则再次得到了验证。与此同时,美国传媒不顾最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以数量惊人的不实报道煽情生事,现也不得不做些自我反省。
  3月6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能源部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实验所,一名“中国间谍”涉嫌把美国W—88微型核弹头机密泄露给中国,美国其他传媒遂大炒这条“新闻”,把“李文和案”搅得昏天黑地。在这种氛围下,美国国会两院召开一连串听证会,并抛出蓄谋已久的《考克斯报告》,指控中国盗窃美国核机密,使美国内这次反华逆流达到高潮。
  美国新闻界喜欢标榜自己“客观”、“真实”、“公正”,美国今年的新闻大奖“普利策奖”也颁给所谓“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案”的报道,真相现已表明,上述那些漂亮字眼对若干美国传媒来说,并不是自律的标准,而是包装。
  美国传媒之所以如此行事,据说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但“李文和案”的报道证明,它们这种报道不仅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无益,而且也使媒体自身信誉扫地。现在,它们为了挽救自己的形象,开始对所谓中国盗窃美国核机密谎言进行澄清。这对恢复事实的本来面目是有益的。但是真正的反省必须是真诚而深入的,美国某些传媒应该把自己为什么这样歇斯底里地攻击中国的幕后新闻披露出来,只是不知道它们是否有这个勇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