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从35岁到70岁——由人均寿命的延长看50年卫生事业的进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05
第2版(要闻)
专栏:辉煌的五十年

  从35岁到70岁
  ——由人均寿命的延长看50年卫生事业的进步
  本报记者白剑峰丁伟
  84岁高龄的著名记者爱泼斯坦先生至今难忘70多年前的一幕:那是一个冬日的早晨,在天津的街头,他看到一具中国男孩的尸体,衣衫褴褛,冻僵的身体蜷缩在一个门洞里。这个男孩是当时遭受水灾、饥荒而逃出来的无数难民中的一个。
  据史料记载,解放前,在被称为“城市中的一颗明珠”的上海市,有一辆专门拉尸体的救护车,仅1930年从街道上拉走的尸体就有3.6万具,死者多为贫病交加的弃婴和成年男女。那时,真可谓“人到七十古来稀”。
  今天,这可怕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近代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盼望抛掉“东亚病夫”帽子的愿望变为现实。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人告别了缺医少药的窘况,国民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降低,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根治绒癌看医疗
  每到新年,北京的张玉琴女士都会给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医生们寄一张贺卡。今年,她还特意寄来了孙子的照片。谁会想到,30多年前,当她新婚不久,就患上了被称为“癌中之王”的子宫绒癌。经过协和医院专家们的治疗,她的癌症不仅得到了根治,而且保留了子宫,生育了儿女。在协和医院,已有400多位像她一样的患者生育了第二代,60多位有了第三代。
  子宫绒癌根治疗法是我国与癌症斗争取得的重大突破,它砸断了癌症链条上的关键一环,标志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巨大进步。
  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产生了质的飞跃。到去年底,每千人拥有医疗病床2.4张,卫生技术人员3.64人,医生1.65人,护士1人。目前,全国已建成一批装备精良、科室齐全、技术精湛、人才济济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这些医院在临床医学各个领域代表我国最高水平,有些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声誉。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在防病、治病中产生显著效果。如中药青蒿素的研制开发使耐药性恶性疟疾的防治取得国际公认的突破性进展;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及手的再造等显微外科技术、小肝癌早期发现与治疗、食道癌病因研究和综合防治、用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等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关于人类基因组的大规模研究,则为抢占“世纪医学高地”和破译人类遗传信息奠定了基础。
  大灾之后看疾控
  去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历史罕见。然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卫生防疫人员的艰苦奋战下,大灾之后无大疫。面对这一“世界奇迹”,许多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事实说明:中国在疾病和疫情控制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旧中国,血吸虫病曾长期困扰着南方的劳动人民。1200多万人像电影《枯木逢春》中的“苦妹子”那样,身受血吸虫病煎熬。“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新中国的诞生,吹响了消灭血吸虫病的号角。1958年,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个传出消灭血吸虫的喜讯,毛泽东主席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写下《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近年来,我国坚持打防病防疫的持久战,当年12个“瘟神”泛滥的省、市、自治区已经有5个消灭或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其他7个疫情也控制在局部地区,急性血吸虫病发病已基本绝迹。消灭血吸虫病是我国疾病控制成就的一个缩影。经过艰苦努力,我国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由解放初期的2万/10万下降到去年的203.4/10万,传染病在死因顺位中从首位下降到第十位。
  改水改厕看农村
  30年代,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到苏南农村考察,他看到:“村子由七零八落的土房子组成,门前是脏水沟,村民都有皮肤病,有的儿童头上长癞生疮。妇女在池塘上边洗菜挑水,在下边倒马桶”。
  如今的苏南,这样的景象早已绝迹。一座座花园式的楼房整洁而美丽,房舍前后一尘不染,农民衣着入时讲究,令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在一些富裕的山村,还出现了“环卫工人”,甚至垃圾也实行分类处理。
  据悉,我国农村平均每个村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81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覆盖广大农村,不少地方还建立起以农民互助互济为特点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防病治病的同时,广大农村以改水改厕为突破口,掀起了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的高潮。
  到去年底,改水受益人口达8.64亿人,占农村人口的90.6%,其中半数以上农民饮上了自来水;建成农村卫生厕所8343万座,覆盖率达到农户总数的35%。“喝卫生水,上卫生厕,居卫生环境”成为当代农民生活的新概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