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当心患上“巨人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2-02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当心患上“巨人症”
罗春华
1998年是公司合并的高潮年。当埃克森石油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岁末以800亿美元的金额达成合并交易,创下合并规模世界第一的同时,也为1998年价值高达2.4万亿美元的合并浪潮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仿佛一出好戏在精彩处戛然而止,新年的日历刚刚揭起,业内人士就已经在谈论:谁将成为1000亿美元合并的交易者?
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显示,1998年全球范围内宣布的合并交易约有2.62万起,比1997年增长了不到7%,但交易额却增加了近50%。从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合并的规模越来越大了。石油、制药、金融等各行各业中,几百亿美元的合并比比皆是;合并后的公司,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洲界,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经济王国。
人们不妨稍作回顾。当1995年合并大潮初起的时候,交易虽然也非常频繁,但规模要小得多。那时候,甚至在以后的两三年内,参与合并交易的公司都全力关注它们的并购是否合法,因为几十亿美元的合并因涉嫌垄断而遭政府封杀的消息时时可闻。而5年后的今天,上百亿美元的合并已如同家常便饭,合并的浪潮已势不可挡。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去年讨论价值700亿美元的合并时,一位董事长不无傲慢地向在场的人发问:“谁能够阻止我们?”
的确,在这股合并的狂潮中,如果他们自己不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谁能够阻止他们呢?对公司老板来说,合并、收购似乎成了这个世界上对他们最具魔力的字眼,似乎一经并购,公司经营状况差的可以变好,好的可以好上加好。可是,看看一些大公司合并后的境况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全是如此。美国银行业的合并是在削减成本的名义下进行的。但据来自沃顿学院的调查,合并后的银行在降低成本方面要比没有合并的银行进展得更慢,对此所能作出的唯一解释是,合并本身分散了经理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法专注于降低成本等正事。
波音和麦道1996年底合并时,曾向世人宣布要创造40亿美元的赢利。结果是1997年该公司5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亏损,有人戏称波音患了“巨人症”。哈佛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谢勒1987年曾对过去百年间公司合并做过仔细考察,他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将近70%的合并“没有收效,或者赔本”;只有1/3的合并交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当然,对公司来说,合并并不总是错的,很多合并对加强公司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全球化和减少成本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埃克森美孚合并后仅节约开支一项每年有望达几十亿美元。尽管如此,合并的风险仍远远高于成功的概率,合并后的公司在经营管理上更加复杂,它要面对的是不同业务系统的整合、企业文化的冲突,而且,庞大的规模本身就是对管理者的巨大挑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5个星期内两次调低1998/1999年度的赢利预测,公司董事长、总裁和首席执行官一致坦承,管理如此大规模的公司对他们来说的确有些难以适应。
这样的结果似乎并没有让公司老板们三思而后行。90年代末期,除了科技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之外,大公司老板的心思也变得令人难以琢磨。一方面是合并后境况大不如从前的公司随处可见,另一方面是一些公司的老板对此并不重视,依旧热衷购并。根据预测,1999年公司合并的浪潮仍然势头不减。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社论说,眼下的这一轮合并多属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那种。这虽是一家之言,但在合并交易中,公司为了削减成本首先裁员却是不争的事实。就在合并凯歌高奏的1998年,裁员的消息连篇累牍,仅美国就有大约7.4万人因公司合并而失去工作,比1997年翻了一番;当然,最大的赢家要算是股东了,许多公司的股票在合并中升值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