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从“令人咋舌”谈读音规范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10
第8版(文化)
专栏:一得之见

  从“令人咋舌”谈读音规范化
  张天东
  前不久,在黄金时段的电视联播节目中,再次听到播音员“令人‘zhà’舌”的读音,使人不安。“咋”确有“zǎ”、“zé”、“zhā”等不同的读音,但并无“zhà”的读法。其不同读音各代表不同的含义:咋(zǎ)(方言),怎,怎么;咋(zé)(书面文言词语,“咬住”之义),咋舌,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咋(zhā),咋呼(方言),也作咋唬,吆喝、炫耀、张扬。“咋”有多音,但非“异读字”,“咋舌”并不属于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审定的“有异读的词”。这样,将“咋舌”读作“‘zhà’舌”,确系差错。而这种差错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中曾不止一次出现,着实令人咋舌。
  将“衣冠”的“冠”(guān,帽子或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读作“guàn”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把“冠(guān)心病”读为“‘guàn’心病”,将“树冠(guān)”读作“树‘guàn’”的差错,在音像媒体中并不鲜见。而把“畜(chù,牲畜)力”误读为“‘xù’(畜牧)力”,“刀耕火种(zhòng,种植)”误读为“刀耕火‘zhǒng’(种子)”也曾屡见不鲜。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有的播音员在直播新闻稿时,竟将“同仇敌忾(kài)”错读为“同仇敌‘qì’”,还有播音员不止一次地把“相形见绌(chù)”错读为“相形见‘chuò’”,甚至读做“相形见‘zhuó’”,这不能不视为事故。
  读音不规范现象在影视界出现的频率之高,就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了。例如:前些日子放映的某电视连续剧里,一位演员竟将“饮鸩(zhèn)止渴”读作“引‘jiū’止渴”。在电影及电视片中,几乎每部里面都有少数演员将字音读错的现象,毋庸一一列举。仅从某著名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不遗(yí)余力”说成“不‘qiǎn’余力”,便可见一斑。
  至于专业名词,隔行如山。如果播音员在某个专业领域涉猎不深,对有些词汇的读法不妨查一下词典,或向内行请教。切莫凭想当然发音,带来难以消除的影响。如:将“酯”(zhǐ)读作“脂”(zhī)的音,将“二恶(è)英”读成“二‘wù’英”,等等。
  作为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影、电视使用语言文字是否合乎规范,不仅关系到宣传的实际效果,而且对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更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