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印度大选结果浅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13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印度大选结果浅析
  本报驻印度记者李文云
  自9月初开始进行了5个阶段的投票之后,印度第十三届人民院大选的最后结果于8日揭晓,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了本次选举的543席中的300席,在大选中获胜,并已于8日召开联盟各党派会议商议组阁。印度国大党及其盟友仅获得134席。
  印度这次在4年里进行的第三次大选,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搏杀终于尘埃落定,胜败各方都已从竞选的喧嚣中冷静下来,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对稳定的呼唤,反映了选民对国内政局稳定的渴望,各党派也都在再次掂量着稳定的分量。
  从获胜的一方来看,印度人民党及全国民主联盟能够从今年4月“倒阁风波”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以一党独得182席的不俗战绩赢得本次大选,并巩固了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瓦杰帕伊联合政府13个月的执政表现及其采取的发展军事的强硬路线,得到选民认可,满足了印度各阶层希望国家强大的心理需要;其二,在刚刚过去的卡吉尔冲突中,印度人民党联合政府在外交上的得分和在战场上取得的军事胜利,已转化为对印度人民党的有利因素;其三,瓦杰帕伊总理的“稳健派”形象在倒阁风波、卡吉尔冲突等考验中得到加强,进一步确立了他“干练领导人”的地位。而国大党阵营却未能推出一个强有力的总理候选人,这不能不说是个致命弱点。在连年的政局动荡中,印度选民对有能力使国家稳定的领导人的期待是急切的。
  除上述三点外,今年以来发展虽缓慢但却稳定的印度经济,也是一个对执政党有利的重要因素。竞选前夕,印度的通货膨胀率降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出口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孟买股市指数节节攀升,显示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及对市场信心的增强,这在客观上帮了印度人民党的大忙。
  从国大党方面看,选举结果的事实已表明,国大党在今年4月与联合政府内的“造反派”连手倒阁、继而5月党内高层又出现分裂,都在大选中对国大党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4月倒阁虽以一票之差成功,但国大党因坚持一党单独组阁,使新的替代政府“难产”,迫使总统解散议会,再次大选,有违渴望稳定的民意;加之随后到来的国大党高层派别纷争,再次加深了选民对国大党执政能否带来稳定的疑虑。
  这次国大党在首都新德里的7个选区全部失守,特别是国大党内的著名经济专家、90年代初印度经济改革设计者曼莫汗·辛格在南德里的落选,使得国大党的失败显得格外惨痛。国大党主席索尼娅已呼吁全党进行反思,接受人民的裁决,对大选进行坦诚评估。
  现在,获胜的印度人民党及其全国民主联盟,已开始就内阁部长的席位分配问题进行磋商。这次,瓦杰帕伊将领导一个由24个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地方各邦利益的矛盾,在重大决策方面如何与各地方性政党达成妥协,对于新政府来说,都是一些棘手问题。
  (本报新德里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