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榆林:再造秀美山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2-02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透视

在全球荒漠化不断扩大的今天,榆林的沙漠面积却以每年1.62%的逆转率在缩小,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的关注。前往榆林考察过的各国专家,称赞榆林治沙是人类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成功例证,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
榆林:再造秀美山川
本报记者郑少忠
靠政策激发活力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端,毛乌素沙漠边缘。由于流沙进逼,解放前榆林城曾3次南迁;直到80年代初,榆林市东城墙还有好长一段被黄沙掩埋着。治沙,是事关榆林人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
为改善沙区生态环境,榆林地委、行署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效应,对零星散碎的小块沙地,普遍推行个体、联户承包治理;对大面积和远离人烟的沙地,结合飞播造林,组织联乡联村大会战,进行集中整治。90年代以来,榆林地委、行署进一步放宽放活政策,引导、调动全社会参与治沙。先后出台了拍卖荒沙荒滩使用权和在风沙草滩区大力发展民办水利的决定,鼓励和支持区内外个体户、联户、干部职工、企事业单位购买荒沙使用权发展沙产业。
随着政策的放开搞活,广大群众中的治沙积极性空前高涨。原地区畜牧局干部刘卫国在沙漠腹地购买了50多亩荒沙使用权,创办了养殖业发展中心,联合沙区5000户农民发展笼养鸡,年饲养量80万只,产值1200多万元。定边县农民石光银联合127户农户,筹资45万元,承包治沙6万多亩,营造绿色防护林带316公里。靖边县农户牛玉琴带领全家人顽强拼搏,10年治理荒沙1.7万亩,造林1.3万亩,荣获中国十大女杰和全国劳模称号,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国际拉奥博士奖。米脂县农民高振东购买荒沙100多亩成立大漠蔬菜公司,他还投资1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规范化塑料大棚40亩,经济效益显著,闯出了一条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路子。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全区10万农户共治理流沙500多万亩,栽植经济林、用材林100万亩,发展人工种草150万亩,开发水田60万亩,群众投劳集资和社会各方面治沙投入总额达15亿元,形成了“万马千军治沙,家家户户植树”的喜人局面。
“一茬接着一茬干”
在很多人的眼里,沙漠简直就是风沙、干旱、贫瘠、荒凉的代名词。但榆林人并不这么看。在榆林决策者的眼里,榆林的贫困在沙,优势、希望也在沙。一是沙区面积大,占全区总面积的56.7%;二是沙区地形相对平缓,地下水资源丰富;三是日照充足,这些为农业、畜牧业、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建国以来,榆林地委书记、行署专员换了30多任,但每一任领导都“扭住治沙不放松”。用现任榆林地委书记高仰秀的话来说,就是“班子换,事不变,一届一届往下传,一茬接着一茬干。”
榆林人以特有的务实作风和“接力棒”精神,经过近50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治沙业绩。全区林草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不到2%增加到现在的38.9%,增长了近20倍。在全世界的荒漠化土地以每年近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展的今天,榆林地区的沙漠却以每年1.62%的逆转率在缩小。
榆林的治沙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1992年8月,“沙地开发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召开,与会的日本、以色列等国专家100多人实地参观榆林治沙成就后赞为奇迹,认为从这里看到了人类荒漠化逆转的希望;1995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迪亚洛来榆考察,评价榆林治沙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
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勉励陕北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并预言,“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江总书记的勉励,成为榆林人民封沙固土,再造秀美山川的强大动力。
科学治沙新思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因地制宜,不断实验,发明了引洪漫灌、引水拉沙、用水开渠、多管井、马槽井、搭设障蔽、撵沙丘造林等许多治沙好办法。这些“土办法”经过科研人员的论证,推广应用,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榆林治沙新办法:即以植物治沙为主,植治、水治、机治、工程治等多种治沙手段相结合的科学治沙新思路。
吸引更多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开发沙漠,让“第一生产力”在沙漠中开花、结果,已成为320万榆林人的共识。漆建忠,这位1962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大学生,1964年来到榆林,治沙研究一干就是34年。为了提高飞播的成活率,解决适宜植物种、最佳播期和种子位移问题,他进行反复的比较研究,终于发现花棒、踏郎为飞播的适宜植物种,5月中旬为飞播的最佳播期。对流动沙丘飞播中存在的种子位移和植物被风蚀问题,他提出种子大粒化处理和混播等方法,增强植物群体固沙和抗风蚀能力。采用这一研究成果后,飞播的成活率提高了近一倍!
在榆林采访,到处都可以看到和听到像漆建忠这样的知识分子,为了治沙“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感人事迹。陪同采访的地委宣传部干部陈保平动情地说:“他们是榆林治沙的脊梁!”
如今的榆林,已初步形成以灌溉农业为基础,以防护林为屏障,以粮、油、肉、蛋、奶生产为主体的绿色农业新格局。截至1998年底,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林木面积11.7万公顷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区造林保存面积79.3万公顷。(附图片)
下图:榆林市卧云山植物园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占地3000亩,是当地长期从事农科工作的农民1995年创办的。植物园十分重视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目前他们引进50余种沙漠珍稀物种,成活率高达86%,为防止土壤沙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图为农民技术专家朱序弼(左一)与助手察看银芽柳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刘书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