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古港雄风又重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16
第8版(摄影)
专栏:摄影报道

  古港雄风又重振
  福建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始点。早在唐代,泉州港已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南宋时期,泉州港对外贸易居全国首位;元时,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之为“世界最大贸易港”。由于历史的原因,明清以后,泉州口岸逐渐衰败。是改革开放的大潮,唤醒了千年古港。1983年1月1日,泉州港恢复对外籍船舶开放,历尽沧桑的泉州港重新焕发了青春。
  近年来,泉州市港口发展迅速,全市拥有500至10万吨多用途码头19座,大中小泊位37个,年设计吞吐能力1600多万吨,形成大中小泊位齐全,专业货主和商业性码头相配套,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码头群体。全市拥有海港一类口岸三个,即泉州港、肖厝港、福建炼油厂专用码头,二类口岸8个,台轮停靠点6个。1998年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100万吨,跨入全国大型港口行列。目前,泉州市口岸正进一步加大开放步伐,完善口岸功能,增大辐射范围,提高综合效益,以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黄必贤摄影报道(附图片)
  ↑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湾后渚港,如今一派繁忙景象,一座现代化的港口巍然屹立,集装箱货场琳琅满目。
  ↑今日,繁忙的泉州湾后渚港。
  →1974年8月,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出的宋代古船,展示出了泉州港昔日的兴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