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森林:芬兰的“绿色金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16
第3版(国际)
专栏:

  森林:芬兰的“绿色金库”
  本报记者张金江
  芬兰的9月正值深秋。蓝天白云下,黛绿片片,金黄簇簇,胭红点点,相互掩映。那黛绿是松、杉,那金黄是白桦,那胭红是红叶或熟透的果实。在这色彩斑斓的季节,记者访问了芬兰。
  从最南端的首都赫尔辛基到北极圈的罗瓦涅米市,我们始终处在茫茫森林的拥抱中。一说起森林,芬兰人就滔滔不绝,自豪感油然而生。芬兰全国面积33.8万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就占70%,达2000多万公顷,人均4公顷多。芬兰人称森林为“绿色金库”,它是芬兰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上个世纪,芬兰依仗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如今,森林工业仍是国家经济的一大支柱。芬兰经济以出口为主,森工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3,为第一大出口部类。森林工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7万个,这对只有510万人口的芬兰来说实在是举足轻重。在芬兰,几乎所有的人工作或生活都同森林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陪同访问的素依兰小姐告诉记者,她母亲经营着200公顷林地,她本人在为一家森工企业服务。这使记者感叹:森林对芬兰人是多么重要!
  谈起芬兰的森林工业,就不能不谈芬兰最大的森工企业——芬欧汇川集团。芬欧汇川集团是一家综合性森工企业,主要生产纸张、胶合板和锯木材,有自己的林地,1998年总营业额达100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排出的500家全球最大企业中排名第483位。
  记者在访问中强烈感受到,芬欧汇川正全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朝着“成为世界领先的森林工业公司”的目标迈进。为实现这个战略,他们近几年采取了以下几个重大步骤:一是1995年秋成功地实现了芬欧和汇川两大森工公司的强强联合;二是扩大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三是实现生产的全球化。这些步骤使芬欧汇川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大大提高,竞争力大大增强。目前,芬欧汇川已在英、法、德、美、澳、马来西亚等国以及中国建立了生产厂;除本国外,它还在英、美、乌拉圭经营12万公顷森林。1998年,集团生产纸张750万吨,其中杂志纸产量居世界各厂家之首,新闻纸排世界第六,办公用纸为世界第七;生产胶合板近80万立方米,占整个欧洲产量的1/4,为欧洲最大胶合板生产企业;生产锯木材210万立方米,为欧洲最大锯木材供应商。芬欧汇川集团的销售网络覆盖世界上110个国家和地区。
  芬欧汇川集团执行副总裁马丁先生等高层人士谈到公司发展战略时强调了这样的看法,即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不会保证所有公司的发展甚至生存,这种危机意识正是促使他们实施国际化战略、努力把芬欧汇川建成“世界领先的森林工业公司”的根本动因。
  在实现集团国际化发展目标过程中,芬欧汇川领导人非常看重中国市场。他们认为,实现国际化目标离开中国这个市场不行。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在中国发展不仅很有前途,而且立足中国也是进军亚洲市场的重要一步。他们从1996年开始,先后在上海设立了销售处和办事处,并与亚太资源集团联合投资5亿多美元兴建了常熟纸厂。马丁先生说,这几年他一直在芬兰和中国之间频繁穿梭,商讨双方合作事宜,他对同中国的合作感到满意。他还透露,他们正积极争取今年底在北京开设办事处,同时还要在北京举办以森林工业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研讨会。芬欧汇川集团总裁朱安·尼迈在谈及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时说:“蒸蒸日上。”(附图片)
  芬兰对森林实行科学管理,使生长量大于采伐量。图为伐木工人正在使用综合采伐机对树木进行间伐。本报记者张金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