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董震抗压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16
第4版(体育)
专栏:

  董震抗压记
  本报记者许立群汪大昭
  当夺得了吊环金牌的董震参加例行的赛后新闻发布会时,他竟没有得到一个记者的提问。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俄罗斯选手霍尔金娜身上。也许大家以为董震的成功太理所当然,但很少有人想到他同样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董震夺金几乎被所有人认为是板上钉钉的事。就在单项决赛开始前,向来出言谨慎的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也十分自信地说:“中国队在单项比赛中最有希望夺金的就是董震。”
  人们对董震的期待是有凭据的。自1996年开始,董震包揽了吊环项目所有的全国冠军。作为国内吊环第一人,他参加了今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他的出色表现使观众们以为冠军非他莫属,奈何裁判“走眼”,再加名气稍差,他眼睁睁地看着白俄罗斯名将伊万科夫摘得金牌,自己屈居亚军。行家们评价,董震力量大、动作标准到位、时间足、编排新颖独特。人们相信董震的实力,但竞技场上常常充满了悖论,连日来霍尔金娜、伊万科夫、邦达连科等一批名将马失前蹄,难道是缺乏实力吗?
  22岁的董震是天津小伙,在常人看来在家门口作战定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优。然而家乡父老的厚望何尝不是一种压力呢?中国男队夺得团体冠军后,队友们纷纷向家人报喜。而董震没有给近在咫尺的父母和亲朋挂一个电话。他知道自己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鼓励和祝愿的话语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负担。
  15日晚,决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自由体操赛,中国队冲击金牌未果;鞍马比赛邢傲伟落地的一踉跄让自己跌到了第七;高低杠比赛,凌洁、黄曼丹虽得分甚高依然与金牌失之交臂。眼见中国队将颗粒无收,董震上场了。喧嚣的看台上顿时安静下来。
  先于董震出场的匈牙利和德国选手已经得到了超过9.7的高分,这意味着董震不能有丝毫的闪失。他深深地吸了几口气,面色从容,健硕的双臂稳稳地搭住了吊环。水平十字接向后翻上成倒十字、经背水平落下压上成十字支撑、十字压上成直角支撑,一连串巧妙的连接动作令全场爆响了喝彩。在他稳稳落地的一瞬,看台上传来了海啸般的欢呼。9.775分,董震潇洒地夺得金牌。从资格赛上的9.750分到团体决赛的9.762分到今晚的9.775分,董震不但超越了对手,也在不断超越自己。(本报天津10月1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