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敢立潮头架飞虹——记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16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光彩一页

  敢立潮头架飞虹
  ——记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以下简称大桥四处)从承建武汉长江大桥开始,在四十多年中,转战18个省、市,涉足亚、非地区,“三越黄河,五跨长江”,已建造大桥和特大桥103座,总长度超过15万延米,座座大桥质量过硬。大桥四处以“艰苦奋斗,建桥育人”的企业精神,谱写了为祖国桥梁建设事业“创业、发展、先锋、奉献”的历史长卷。在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大桥四处作为国家综合工程施工一级企业,与初始相比,企业固定资产增长了10倍,下属公司从2个,发展到12个,拥有30余位桥梁专家。大桥四处跻身于全国500强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之林,被列为江苏省50强企业。
  万里长江第一桥
  长江天堑,横贯东西,把中华大地隔为南北,极大地制约了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往来,天堑变通途也就成了华夏之梦。
  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虽然百废待兴,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即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决定在武汉建造第一座长江大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责成铁道部组建施工队伍——武汉大桥工程局,兴建武汉长江大桥。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一座现代化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骑龟蛇二山,飞越长江。
  作为零的突破,武汉长江大桥结束了万里长江成为天堑的历史。在大桥浩大的工程实践中,培养出现代桥梁建设的第一批国家代表队,其中就有今天的铁道部大桥局四处。
  自力更生的丰碑
  1959年,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列入了党的八届七中全会议题,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确定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方案。1960年大桥建设正式开工。完全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兴建特大型现代桥梁,这又是一次零的突破。大桥四处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自力更生、勇于创造的主人翁精神相结合,在桥梁科技、工程材料、水上特大型工程施工、深水基础施工、混凝土产品生产、特大钢结构施工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和创造,战胜了国家经济困难和长江特大洪峰的严峻考验,大桥于1968年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使我国桥梁工程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也为我国的特大型桥梁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可靠的依据。南京长江大桥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走上了世界桥梁科技学术讲坛,成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八大建设工程之一,并作为新中国自力更生的历史丰碑,写进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我们的桥工代表出席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并连续三届当选为中央委员。
  “黄河决不挡道”
  80年代,大桥四处在建亚洲第一铁路长桥——新(乡)菏(泽)铁路长东黄河特大桥时,创造了“长东速度”。90年代,大桥四处又在京九铁路大会战中,经受了一次新的考验。
  京九铁路起始于北京,穿山越水,一路南下。由于九江长江大桥已提前建造,所以,工程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就只有京九黄河特大桥了。五至六年的常规工期,京九铁路不允许,必须优质快速,四年通车,于是京九黄河特大桥成了全线的主要控制工程。这千钧重担又落在了大桥四处的肩上。施工中,大桥的建设者们发扬勇于拼搏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原计划分两批施工的水中主墩,变为一批上马,16个主墩一字排开,全线开花,日夜兼程,苦干巧干,赢得了整整一年时间。1995年春节前夕,京九铁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赶到大桥工地,看到钢梁已经提前架通,情不自禁地在现场点燃了迎春的鞭炮。黄河没有挡道,大桥四处走到了会战进度的前面,大桥工期又提前半年,并且荣获铁道部优质工程奖。
  迈向新世纪
  在祖国南方的珠澳海峡,大桥四处正在日夜奋战,兴建澳门到大陆的第二通道——莲花大桥,这座大桥将以全优工程喜迎今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如今大桥四处正在积极奋战,建造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芜湖长江大桥。芜湖大桥总规模大于武汉、南京的两桥之和,将有十大主体技术突破,是我国建桥业本世纪的标志性工程,在世界建桥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大桥水上基础施工全部结束,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8%。巨大的钢梁已经步步伸向江心,气势恢宏的大桥已经初展雄姿。到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将画上本世纪我国现代桥梁建设最后一个圆满的句号。
  铁道部  乔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