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希拉克的科雷兹情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17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希拉克的科雷兹情结
  曹松豪
  法国现任总统雅克·希拉克是一位以继承戴高乐将军对华友好传统而著称的杰出政治家。作为法国人民忠诚的儿子,他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法兰西,也深深热爱自己的故乡科雷兹。
  科雷兹省位于法国中西部,隶属于素有“绿色心脏”美称的利穆赞大区,堪称法兰西富饶大地上的一颗明珠。科雷兹北部是广袤的米尔瓦什高原。那里丘陵起伏,海拔500米以上。在叠翠的山峦间,到处是幽静的峡谷、潺湲的溪流、绵亘不断的森林和碧树环抱的天然牧场。尽管气候恶劣,但科雷兹的河流盛产鱼虾,肥沃的草地适于牧放畜群。
  科雷兹是希拉克童年时生活过的地方,他对科雷兹怀有浓浓的乡情。
  在这块种植黑麦和板栗、笃信天主教的土地上,希拉克家族已生活了3个世纪。20年代,希拉克的父亲阿贝尔放弃了小学教师的职业,到巴黎落脚谋生,后来,依靠著名法国飞机制造商达索等人的关系,当上了银行大亨。虽然希拉克于1932年11月29日在巴黎出生,科雷兹还是给孩提时代的他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每年夏天,他都随父母回科雷兹度假。1940年夏,德军入侵法国,希拉克全家被迫离开巴黎,回到老家的圣费雷奥尔镇避难。毫无疑问,科雷兹的外省生活对希拉克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他喜欢像家乡的农民那样,晚餐从浓汤开始,把一小杯红葡萄酒掺到浓汤里去喝。
  科雷兹是青年希拉克从政的光辉起点,他对科雷兹具有一种特殊的政治热情。
  那是1966年6月的一天,时任总理的蓬皮杜,在马提翁宫召见了年轻的社会国务秘书希拉克,决定让他参加翌年3月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希拉克欣然从命,并在当天作出选择,要到老家的于塞尔选区去参加竞选活动。尽管科雷兹离巴黎有400多公里路程,于塞尔选区又是社会党占绝对优势的一个选区,希拉克却不怕困难,勇敢地踏上了科雷兹之路。
  希拉克进行了艰苦的竞选。他总是利用星期五晚上,星夜兼程,驱车到科雷兹。他在选区里,不知疲劳地做地方知名人士和普通选民的工作,时常彻夜不眠。星期一的早晨,他又返回巴黎上班。作为戴党候选人,希拉克以当地激进主义者后代的面目出现,获得了第四共和国总理、激进党人格耶的支持。他脚沾泥巴,走遍了米尔瓦什高原地区,同选民们交朋友,开展包括建立精神病治疗中心在内的各种慈善活动,努力为选民办实事,争取他们的同情和支持。在公共集会上,他用科雷兹方言指责政敌,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和支持。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1967年3月,希拉克终于以537张选票的微弱多数,击败了对手社会民主左翼联盟候选人罗贝尔·密特朗(密特朗总统的胞兄),首次当选为科雷兹省国民议会议员。他舍近求远,从科雷兹出征,进入巴黎的国民议会大厦波旁宫,开始在法国政坛崭露头角。
  科雷兹也是希拉克和妻子贝尔纳戴特长期共同奋斗的地方,在乡情和政治热情中,还糅进了他青年时代的真诚爱情。
  贝尔纳戴特出身名门望族。50年代初,希拉克在巴黎政治学院求学时,同她相识和相爱,并于1956年3月喜结良缘。作为贤内助,贝尔纳戴特在事业上与希拉克风雨同舟,已经度过了40多个春秋。
  1967年,当希拉克在科雷兹第一次参加国民议会选举时,是贝尔纳戴特陪着他到贫困的米尔瓦什高原,走访了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山区选民。作为孔代亲王的总监察官的后裔,贝尔纳戴特以其巴黎女性的翩翩风度和温文尔雅,给当地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使不少选民转而支持希拉克。当然,贝尔纳戴特在襄助丈夫的同时,也在科雷兹取得了成功。1971年3月,贝尔纳戴特当选为科雷兹省萨朗市议会议员,希拉克立即给她买了一条镶嵌着钻石和蓝宝石的手链,以示祝贺和感谢。
  星转斗移,人世沧桑。当年风华正茂的希拉克现已近古稀之年,成为跨世纪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然而,树有根,水有源。希拉克的根在科雷兹,希拉克的源在科雷兹。他对科雷兹依旧一往情深,初衷不改。无怪乎,1976年,当身为保卫共和联盟主席的希拉克撰写一部讲述自己政治生涯的回忆录时,他根据米尔瓦什高原的原意,为这部至今尚未出版的回忆录取名为《千源万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