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太和县人大常委会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电视上曝光,同时把常委会会议通过电视进行直播,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群众参与监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13
第12版(民主与监督)
专栏:监督广角

  太和县人大常委会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电视上曝光,同时把常委会会议通过电视进行直播,这一切都是为了——
  让群众参与监督
  本报记者胡健
  今年年初,安徽省太和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一封群众来信,反映中小学收费过重。县电视台《民主与法制》栏目记者在县人大常委会一名委员的带领下,明察暗访,发现十几所学校无一按收费卡进行收费,它们在收费中增加了学习资料费、桌椅费等费用。情况在电视上曝光后,引起了全县人民的关注。3月16日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的决议》,就收费问题明确规定六“不准”:不准招收“择优生”,不准以行政手段强制学生购买复习资料、书报杂志和其它物品……县电视台反复报道了决议内容。决议为群众撑了腰,教育乱收费受到群众主动抵制。有的观众向县人大常委会打电话激动地说:“过去不知道人大是干啥的,现在看过节目,才知道人大是帮咱说话、办事的。”这是该县尝试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结合的结果。
  太和县人大常委会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履行监督政府的职权。他们感到原有的监督有局限性:人大是代表人民监督政府的,但人大监督却不为老百姓所知,群众无法参与监督政府。县电视台也想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但也有自己的苦恼:电视台进行舆论监督,常受到各方面干预,结果是播一两期节目就播不下去了。县人大常委会决定通过电视增加人大监督的透明度,让群众参与监督。县电视台也非常欢迎人大对舆论监督的支持。自去年4月初开始,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与县电视台联合举办《民主与法制》专题栏目。栏目的内容以人大常委会接受群众的来信来访为线索,报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报道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的活动。栏目一播出,便受到群众的欢迎,被群众称为“小‘焦点访谈’”。
  该县连接6乡镇的双清公路年久失修,整体路面毁坏严重。沿线五星、赵庙、李兴等乡镇的群众说:“五星到赵庙,坑漕躲不掉;赵庙到李兴,坑漕数不清。”1996、1997连续两年,县人大代表都在人代会上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政府“修复双清公路”。由于种种原因,议案一直未被落实。1998年初,在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6乡镇的县人大代表再次提出此议案,要求县政府尽快办理。电视台记者报道了人大代表视察路况、群众反映,县人大常委会再请县政府领导在《民主与法制》栏目上公开承诺修路,责令有关单位落实。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同时在节目中指出,修路不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将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质询、直至依法罢免有关负责人。节目播出后,很快引起强烈反响,修路一事一时间成为全县人民关注的“焦点”。去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再次听取了县政府关于修复双清公路的汇报。去年年底,双清公路的路面修复工程宣告竣工,道路变得宽阔平坦。今年,县人大常委会又通过电视台对自来水价格、电话费等问题进行监督,同样取得了成效。
  该县人大常委会不仅通过电视台监督政府,也通过电视台让群众监督常委会。去年年底,太和县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县电视台演播大厅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对全县进行现场直播。会议召开前,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就将会议的议题和直播时间向社会公布。“直播”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感到压力,他们围绕着会议审议议题进行了半个月的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以便能在广大观众面前充分地反映国家权力机关的决策质量和水平。政府也认真地准备了报告。在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积极提问,政府人员回答严肃认真。许多观众反映,这就像让我们参加了常委会会议一样。由于这次直播成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以后凡是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重大问题,都采用电视直播或设立群众旁听席的形式,使人民群众更直接了解人大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