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重视粮食区域种植结构调整——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雍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22
第2版(综合)
专栏:经济视点

  重视粮食区域种植结构调整
  ——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杨雍哲
  本报记者江夏
  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成为农村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粮食生产结构究竟怎么调,各地更为关心。谈起粮食结构的调整,大家很容易想到调整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较少涉及调整区域种植结构的问题。最近,长期从事农村政策研究的中国农经学会会长杨雍哲在一份报告中提出,调整粮食的区域种植结构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记者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他。
  记者:调整粮食结构,包括许多内容,您为什么要把调整区域种植结构的问题单独提出来呢?
  杨雍哲:调整粮食区域种植结构,是调整农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既关系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又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在粮食短缺年代,各个地区为了保障本地区的供给,大家同结构地发展粮食生产,这是符合当时情况的。但是现在全国粮食充裕了,再那样做就没有必要了。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人多地少,种粮成本高,在当前粮价较低的形势下,有的地方已经出现种粮亏本的情况;相反,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高价值经济作物又没有更多的耕地去种植,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是造成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这些地方本应成为国内粮食主要销售市场,却由于与中西部地区同结构地发展粮食生产,使中西部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失去了国内市场的拉力,又对主产区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和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记者:您认为粮食的区域种植结构应该怎样调整?
  杨雍哲:我认为,应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转发的农业部关于调整农业结构文件的精神,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积极发展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高价值经济作物,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同时,让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为粮食主销市场,拉动他们放手发展粮食生产。这是一项富有新意的重大调整。这样做,可以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两边的农民都能增加收入。
  记者:您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促进粮食区域种植结构的调整?
  杨雍哲:现在,国家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对不宜种粮的山区、湖区,制定相应政策促进退耕还林、退耕还湖,效果很好,应当借鉴。对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来说,既然让他们积极发展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高价值经济作物,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那么是否可以考虑不再强调提高粮食自给率,不再层层下达每年必须增产粮食的指标。农民除自愿种植一些自食的口粮外,放手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种什么赚钱多就种什么,提高经济效益。但不能把耕地转为非耕地,以保存粮食生产能力。还可以考虑和制定其他必要的措施,来促进实现调整粮食区域种植结构的目标。
  记者:调整粮食区域种植结构,会不会减少全国粮食总量,影响供求平衡?
  杨雍哲:从整体上看,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会减少一部分粮食生产,但它却成了国内粮食的主销市场,扩大了粮食销售容量,使中西部主产区的粮食有了出路,有利于调动中西部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增加粮食生产。一边稍减,有利于缓解现阶段供过于求的矛盾;一边多增,又会使供求大体平衡。现在我国粮食处于产大于销的情况,正是调整粮食区域种植结构的良好时机。
  从中长期看,一旦市场粮食需求增长,供应偏紧时,粮价必然上升,种粮比较效益增加,又会拉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民调整结构,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而且这种转变比较容易,成本也比较低。
  记者:这样看来,调整粮食的区域种植结构的确是可行的,而且意义确实重大。
  杨雍哲:是的,调整粮食的区域种植结构,可以使不同地区扬长避短,实现互为市场、经济互补,顺应市场规律,建立我国粮食活跃流畅的内循环。同时,可以提高全国农业的整体效益,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都有好处。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见效较快,有利于加速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编后
这篇专访适时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即调整粮食区域种植结构,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问题。说它适时,是因为只有在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粮食供求实现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条件下,粮食的区域种植结构调整才有可能进行;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资源在地区之间优化配置的大问题,与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都有密切关系。
  调整粮食区域种植结构,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的结构调整一直在进行。在新的形势下,这一轮结构调整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意义何在?应该怎样进行?各地有什么好的办法?调整过程中面临什么困难?应注意什么问题?需要哪些配套政策?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在农村经济版展开讨论,欢迎关心这一话题的读者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侧面各抒己见,参与讨论。文章力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来信请寄:人民日报经济部农村组“结构调整”讨论专栏邮编:100733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