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丛台”:抓好党建促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26
第11版(党的建设)
专栏:

  “丛台”:抓好党建促效益
  本报记者郑剑
  河北省邯郸市有个“邯钢”,它是全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而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邯郸市也颇有名气。近年来,这个企业扎扎实实学“邯钢”,成为当地纳税大户和盈利大户。“丛台”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围绕效益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效益,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
  “丛台”的前身是具有50多年历史的国营邯郸酒厂,曾是该市第一家国有工业企业。经过几十年风雨坎坷,一直在落后水平徘徊。1993年,以曹永昌为代表的企业领导班子冷静分析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决定于1994年在邯郸市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由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改制后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党的领导体制如何理顺?党的工作如何开展?新老机构如何衔接?公司决策层经过学习讨论认为,无论企业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领导体制怎样变,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党组织政治核心不能变,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办企业不能变。为此,“丛台”注意抓住改制契机,大胆探索,着重从四个方面理顺关系,妥善解决了一些改制企业颇感困惑的难题。一是从章程上理顺,按照公司法和党章规定,把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的作用和依靠职工办企业明确载入公司章程,使老机构作用发挥有了依据。二是从体制上理顺,七位党委成员分别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各部门实现了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同生共存。三是从制度上理顺,公司先后制定了《党委工作意见》、《党委议事规则》、《工会工作意见》等,使党委、工会作用得到落实。四是从工作上理顺,凡重大问题决策,首先召开党委会或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然后提交股东大会讨论,职代会和股东代表大会采取联合召开办法,职工代表不受股额限制,并享有监督权和表决权。同时,党委、工会积极支持公司行政领导行使权力,共同致力于企业发展。
  由于较好地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公司改制后党建工作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加强。据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张鸿雁介绍,这几年公司党组织在积极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人用人的同时,还狠抓了公司班子成员的廉政勤政建设、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项培训,实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监督。而这一切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来展开,叫响这样一个口号:“不创效益的党组织不是合格的党组织,不创效益的党员不是合格的党员”,不少党员成为销售明星、文明标兵,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改制使“丛台”走上了一条以酒为主、多业并举的良性发展之路。1994年以来,公司所创利税以超过30%的速度逐年增长,经营范围扩大到饲料、食品、印刷等领域。就是这个不到2000人的企业,实现利税由1994年的2210万元增值到1998年的8317万元,经济效益在河北省列同行业第一和市属工业企业第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