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阅读
  • 0回复

韩企业改革新探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0-28
第7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韩企业改革新探索
  本报驻韩国记者王林昌
  在过去一年半多的时间里,韩国政府积极推进金融、企业、公共部门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改革,克服了严重的金融和外汇危机,使韩国的经济步入复苏之路。但韩国总统金大中认为,现在还不到喝香槟酒的时候,仍需加速推进改革,特别要加大对大企业集团的改革力度。金大中认为,对大企业的改革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改革,韩国就仍有再次陷入金融危机的可能。为此,他曾两度会晤韩国5大企业集团的首脑以及主要债权银行行长,敦促大企业加速结构调整,并和他们达成有关协议。
  最近,记者就大企业集团进行的改革和今后韩国经济发展的模式等问题采访了韩国财政经济部次官严洛镕。他说,对于大企业集团的结构调整可以归结为5大原则和3大补充对策。这5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取消相互间的债务担保、改善财务结构、确立企业集团的核心产业、明确控股股东和经营主管的责任;3大补充对策主要是:5大企业集团必须改善下属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得将其变成自己的“小金库”、限制循环投资和不正当的内部商务交易、不得进行不正当的变相遗产继承和财产馈赠。其中还有一项有时间性要求的具体指标,那就是要各大企业集团在今年年底以前将本集团的负债比例降低到200%以下。
  他在解释政府对大企业集团所采取的上述基本原则和对策时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往依靠政府优惠的政策、利用巨额借贷进行船队式集团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不再可能促进本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只能引发全社会的高物价、高利率,造成企业的高成本和低效益,最终不但使整个企业集团丧失竞争能力而一起走上破产之路,也会给国家造成经济危机。韩国对大企业集团进行改革,在于改变现行的经营方式,改变企业集团的管理体制,其最终目的在于使大企业经营力量集中在主业和核心产业部门,增强竞争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独立地参与竞争。
  据介绍,目前韩国大企业集团的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对重叠投资的9大产业部门的合并大部分已进入完成阶段,除大宇集团之外,其它4大企业集团有望在今年年底将负债率降低到200%以内。5大企业以外的大企业集团也正通过清理整顿和破产管理等方式进行结构调整,这些大企业集团正在失去原有的意义。目前正在加紧进行的是采取具体措施使3大对策不断落实。政府正准备通过修改金融法、公平交易法、税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订“企业管理模范标准”和实施“理事候补推荐委员会”制度来提高企业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切断大企业集团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垄断,最终取得对大企业集团改革的成功。他说,今年的目标是努力通过相关制度。
  在谈到未来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严洛镕说,韩国政府将改变以往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通过改革和实施竞争的政策来为企业提供自由竞争的市场空间。同时采取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和高附加值企业同时并重的方针,将韩国建设成为一个以知识信息产业为基础的世界一流国家。他认为,大企业集团的改革并不等于大企业的解体,随着大企业集团船队式经营的消失,单一的主力企业将逐步产生。这些企业具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力量和巨大的竞争力,并由此主导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他说,诸如汽车、造船和半导体等韩国的支柱核心产业不适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有大企业才能搞好,大企业的作用不可忽视,仍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政府主导型产业策略的改变,今后实行输出和内需并行的方针,使韩国的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韩国对大企业集团进行改革,可以视作是一种试图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尝试。这种尝试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本报汉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