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关注“无烟的森林火灾”——聚焦森林病虫害防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2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综述

  关注“无烟的森林火灾”
  ——聚焦森林病虫害防治
  本报记者董建勤
  你能想象“夏树冬景”的情形吗?
  整株杨树被密密麻麻的草履蚧覆盖后枯死;一些人行干道林木树叶被食光,呈现一片残败;被病虫侵蚀后的青藏高原森林千疮百孔……这种种景象,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
  发生面积激增
  近些年,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形势严峻,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偶发性森林病虫害接连爆发成灾。
  今春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激增,灾情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中旬,发生面积已达9957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2%。
  被喻为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病在苏浙皖鲁粤5省扩散,发病面积达108.6万亩,累计枯死树近1500万株;1—5月份仅新宁甘青蒙等西北5省区森林鼠害发生面积即达400万亩,其中新疆发生面积就占全区造林面积的1/3;东北及华北地区的20多个大中城市相继发生树木烂皮病,15万多株城市绿化树染病致死……
  森林病虫害的泛滥猖獗成为我国林业的“心腹之患”,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经济损失重大。近几年来,全国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达1.2亿亩左右,年减少林木1700万立方米,经济损失达50亿元,远远超过森林火灾。以江苏省为例,年森林病虫害导致的经济损失达14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至今,全省森林火灾损失107万元,而同期森林病虫害损失则高达1.2亿元。
  其次,严重制约了造林绿化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因病虫危害致死树木4亿多株,相当于每年人工造林面积的6%左右。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病虫害造成的枯死树木更新极为困难;此外,病虫害还严重威胁到黄山、九华山、五台山等一批风景名胜。
  防治亟待加强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才分析认为,导致森林病虫害灾情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看,随着绿化步伐的加快,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易受病虫侵害;大部分地区出现少有的“暖冬”现象,使越冬害虫的基数增大;随着国内外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病虫害远距离传播蔓延的机会也大为增加。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简称“森防”)工作不到位,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长期以来,人们“重种轻管”,没有认识到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般的严重危害性和毁灭性,而且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及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
  森林病虫害测报网点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制度不完善;一些地方检疫不严格,有的甚至只开证,不检疫;防治设备老化陈旧、手段落后,欠缺治理大面积病害的有效技术措施等,也是造成疫情扩散的重要根源。
  此外,不少省市人工造林仍以单一树种的纯林为主,1997年全国人工造林混交林比例不过7.8%,而纯林抗御病虫害的能力低,一旦发生,极易蔓延成灾。
  总体来看,现阶段森防工作处于灾后救灾和被动应付的局面,亟待加强。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森防工作需要多部门和广大农民的配合。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应把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教育的手段来进行。严格森林病虫情形报告制度,突出抓好全国测报网络特别是160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建设;从发生区调运病木制品和包装材料实行严格检疫,把损失压到最低限度;灾情严重的地区建立政府领导牵头的森防临时指挥机构,把任务层层分解。
  对重大病虫害实施工程治理是推进森防工作的有效措施。现阶段,加大投入尤为迫切。但应明确,中央的投入是辅助性的,主要起引导作用,地方财政和群众的投工投劳才是防治投入的主体。据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站长陈凤学介绍,近两年来国家的投入不断增加。防治松毛虫等3个国家级工程项目陆续启动。森防工程由此出现了由点到面、由区域性防治到跨省区联防联治的重要转折。但这些与实际所需还相差甚远。以防治1亩林地病虫害平均约需10元来计,全国每年需12亿元左右,而目前的全部投入还不足3亿元。
  森防的有效性还有赖于技术创新。这项工作科技含量要求高、专业性较强。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雷加富指出,必须坚持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下功夫普及基本技能,实行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重点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走出一条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路子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