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壮大提高——浙江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4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

  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壮大提高
  ——浙江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张德江
  编者的话:目前,各地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的这篇文章,通过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阐明中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文章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促进的关系;国有经济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总量有较大增加,实力进一步增强,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只要深入学习、扎实贯彻中央《决定》,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充分说明《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决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搞好国有企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不仅能够搞好,而且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在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里,国家投入不多,国有工业基础较为薄弱。1978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一百三十二亿元,其中国有工业产值只有八十一亿元,虽然比重占61.3%,但总量并不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浙江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完善。1998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四千九百八十八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七元,在全国的位次分别由1978年的第十二位和第十四位均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占58%;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11%,城乡集体工业占32%,个体私营工业占45%,其他占12%,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总量却大大增加。1998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已达二千三百四十九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三十九倍,年均增长20.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三点五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从1979年的第二十三位上升到第十三位。从1978年到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和上缴利税年均增长11.1%和13.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在全国的位次也从1979年均居第十五位,分别提高到第十二位和第八位,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则从1978年的2.4%上升到1998年的3.7%。
  国有经济不仅在总量上有较大的增加,而且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在全省电力、通信、自来水和煤气生产供应业中的比重超过80%,在化学、冶金等资本密集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中超过50%,在电子、医药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中超过40%。在机械、化工、医药、电子、冶金、食品、建材等行业中,经营规模最大的企业均是国有企业。一大批国有企业成了各行业的排头兵,国有经济完全掌握着全省经济的命脉。
  浙江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像浙江这样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国有经济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发展得更快更好,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并没有因为比重降低而丧失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对搞好国有企业,我们充满信心。
  国有经济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完全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长期以来,不少人在认识上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国有企业的发展对立起来,认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和冲击国有企业,产生此消彼长的结果。浙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促进。国有企业通过扩散产品、技术和设备,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则为国有企业融入市场经济、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较早发展,促使国有企业较早地走向市场,较早地进行改革。浙江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起步较早,获得先发性体制优势,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浙江省国有企业较早地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较早地树立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较早地面向市场寻求出路、进行改革。个体私营经济与市场经济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有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市场观念、创新意识、用工和分配制度等,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国有企业资产流动重组和富余人员下岗再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民间资金的积累,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产品、技术、市场优势的企业,为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动重组,为国有小企业的租赁、兼并、拍卖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提供了较大空间。特别是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仅1998年,全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就吸纳了近二分之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开辟了新的税源,为地方增加了财政收入,使政府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省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税收中的比重逐年提高。1998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上缴工商税收65.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近年来,浙江省各级政府为国有企业的技改贴息、剥离社会负担、安置下岗职工,以及困难企业的关、停、并、转提供了较大的财政支持。仅1998年,全省各级政府为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就拿出贴息资金五点五亿元。杭州市在1996年至1998年的三年间,为解决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财政投入了十亿元左右。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关键是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促进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有效结合
  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环境中,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个新课题。对此,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大胆试、大胆闯,积极探索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不是私有制的专利,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完全可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完全能够搞好。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胆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规范股份制的要求进行了改组,有条件的建立了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对于国有小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改组改造,积极发展有多元投资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产权关系,大部分企业增强了活力,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用人分配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企业加快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的治理机制。近年来,浙江省陆续出台了《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国有企业内部职工持股办法》以及《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若干规定》等政策,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扶优扶强,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把改革与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结合起来,与培育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与改造传统产业和淘汰过剩落后生产能力结合起来,鼓励国有资产向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经过几年的调整,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明显增强。从1995年至1998年,浙江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虽然户数减少了28.8%,但销售收入增长了43.8%,利税增长了74.7%,国有资产增长了63%。至1998年末,全省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吸纳社会资本达八十多亿元,占国有控股企业总资本金的43%左右。
  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学习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第一步,到2000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三年两个大多数”的近期目标;第二步,到2005年,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一个集中、两个转移、三个结合、四个提高”的思路,加快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具体包括:国有资产进一步向大企业、大集团和优势企业集中;逐步向基础产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转移,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相结合、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相结合,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素质与积极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换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继续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进一步建立完善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对已改制的企业要促使其不断规范和完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充分利用浙江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吸收和集聚非国有的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企业由国有资本控股,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因厂制宜,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扭亏脱困工作。按照“兼并重组一批”、“减债减负一批”、“破产关闭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具体措施,分级负责,分类指导,一厂一策,标本兼治,着重解决使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制度因素和体制因素。进一步加大破产重组的力度,重点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确保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扭亏脱困目标。
  努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形成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为核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加强发展战略研究,重视和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把企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让真正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来经营管理企业。扩大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范围,对经营者试行股权或股票期权奖励。进一步健全对经营者的业绩考评、离任审计、风险抵押等制度,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审计监督,建立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注重发挥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进一步加快配套改革,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营运和企业财务的监督稽察,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机关作风,改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