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德友好合作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4
第13版(德国特刊)
专栏:

  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德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
  德国联邦总理施罗德继于今年5月对我国进行短暂的工作访问之后,11月2日开始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在5月那次工作访问中,他为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的暴行表示了“无条件的道歉”,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即将进行的这次正式访问中,他将与中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发展中德双边关系和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国际问题交换看法。我们祝愿他这次访问取得成功。
  中德关系在中国同欧盟的关系中占有特殊的分量。与西欧其他大国相比,中德建交相对较晚,但两国关系的发展却后来居上。其突出的表现是:(一)经贸关系名列欧盟榜首。目前中德贸易额相当于中国同欧盟15国贸易的1/3左右,超过英法两家同中国贸易的总和。1972年两国建交时,中德贸易额仅为2.7亿美元,1998年达143.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德国在华投资近年来也有较大增长,1998年底实际投资金额约37亿美元,在中国利用的外资中虽仅占第九位,但多系在生产领域的投资,技术含量较高。德国是中国从欧洲引进技术项目最多的国家,大型合作项目包括交通、工业设备、电信、化工、能源等领域,突出的有上海和广州地铁、上海大众和长春一汽—大众、扬州客车,以及中国利用德国优惠贷款从德国订购的30多艘船舶。(二)发展政策合作卓有成效。德国自1982年起向中国提供无偿的“技术合作”资金,从1985年起提供软贷款性质的“财政合作”,迄今两项合计约40多亿马克。此外,联邦政府还结合大项目提供专项软贷款或混合贷款。这种合作对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改善基础设施、扶贫脱贫、环境保护、培训人员以及大项目合作起了促进作用。向中国提供发展援助,表明了德国政府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善意,但也帮助了德国扩大工业产品市场和增加就业,因而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三)科技、教育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自1978年两国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定》以来,科技合作官民并举,遍及各个领域,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格局,双方都获益匪浅。两国教育合作硕果累累。德国是中国派遣留学人员最多的欧洲国家。目前中国在德国的留学人员多达1.2万左右,德国洪堡基金会每年对外提供的500名奖学金名额中,中国占13%,位居各国之首。德国近87所大学与中国近200所大专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两国文化交流相当活跃,实现了若干规模大、吸引力强、影响广的项目,对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重要作用。(四)省州和友城关系遍布全国。德国各州在中国都有对口的合作伙伴,双方交往疏密不尽相同,但多数运行良好,促进了人员交流和相互了解,推动了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联邦政府在前总理科尔领导下,一向重视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为两国长期、稳定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科尔连续担任16年总理,先后4次访问中国,同中国领导人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1993年,科尔政府提出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新政策,该政策后来成了欧盟对华政策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两国关系中尽管出现过风风雨雨,但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都终于化险为夷,使两国关系保持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势头。
  中德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有许多有利因素。首先,两国之间没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争端,地缘政治上也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冲突。德国前联邦总统赫尔佐克曾指出:中德两国发展关系没有历史障碍,两国没有进行过战争,也不在世界同一地区相互竞争,两个民族有许多共同点。第二,中德分处亚欧两端,都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都赞成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有许多共同点,都有相互借重的需要。特别是中国重视同欧盟发展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而德国在欧盟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德关系的发展可以带动中国同欧盟的关系。反过来,同中国保持密切的合作有利于德国同亚洲国家发展关系。第三,经济上互补性强。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科技水平高,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在职业培训和管理经验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而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容量极大,在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管理经验,双方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余地很大,发展合作的前景广阔。第四,中国一贯支持德国民族统一,赢得了广大德国人民的感激之情。而德国政府也坚持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受到中方的好评。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已成为德国朝野的共识。
  诚然,中德两国关系中也曾出现过一些困难和干扰因素。例如:台湾方面不时地诱惑德国厂商出售武器或可以用于军事目的的产品;德国总有一些人支持达赖的分裂活动,干涉中国内政;在人权问题上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有些人企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等等。记取过去在处理上述问题上的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重演;两国领导人保持经常接触,增进相互了解,建立信任关系,并从战略高度审慎地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将是两国关系进一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施罗德总理曾申明,他在对外政策上包括对华政策上将保持连续性,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并寄予希望。
  17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莱布尼茨曾指出,中德两国文化各有千秋,具有平等地位,应当相互学习,互相补充。这一可贵的思想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德两国关系中的良好传统,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德全面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和平和进步的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