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澳大利亚与共和政体失之交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8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澳大利亚
与共和政体失之交臂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许多澳大利亚人期待已久的共和“婴儿”没能如期降生,在6日举行的全民公决中,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共和运动再次受挫——以46%∶54%败北,在6个州中,只有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一个州以50.1%的微弱多数出线。
  不少人将失败归咎于霍华德总理顽固的保皇态度和狡猾的政治手腕。他们批评霍华德先是坚持将共和与否同一个具体的共和模式绑在一起表决,蓄意把水搅混;然后又执意将多数人不喜欢的“总统由国会2/3议员间接选举产生”的措词塞入到公决提问之中;最后又违背诺言,在最关键的时刻发表长篇大论,吹毛求疵地指责这个共和模式的诸多缺陷。10月26日,霍华德发表了明确否定共和的讲话,题目就是《(实行共和将)只有所失而无所获》。在讲话中他不仅高度赞扬澳的现行君主立宪制是世界上最好的民主政体,保证了澳政局稳定与安宁,还指出了付诸表决的这个共和模式有种种弊端。他最后的结论是“只要没有破碎,就不要去修补它”。
  但将失败全部归咎于总理显然不够公平,导致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是共和派内部分裂。在去年2月的宪政会议上,主张总统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模式被否决,由议会间接选举总统的模式胜出,当时的直选派代表投了弃权票。但会后他们却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同主流共和派势不两立,发誓对这个共和模式坚决说“不”。
  民意测验表明,74%的人赞同共和及由澳人担任国家元首;维护君主立宪的人不到30%,支持英国女王及其代表澳总督为国家元首的只占9%。保皇派自知不敌,从不去鼓吹保留女王的好处,而是着手利用共和派内部的矛盾。他们说,如果你想直选总统,那么现在就要说“不”,只有否定这个模式,下次公决时你才可能达到直选总统的目的。投票的结果表明,有25%左右的共和直选派果真上了“贼船”,转入了说“不”的阵营。直选派与保皇派联手后,又利用民众对政治家普遍的不信任心理,推出了一个更具鼓动性的口号:“对政客们的‘共和制’说‘不’。”近年来部长与议员们的一系列丑闻,使得这一口号极具煽动性。
  应该说,这一由总理提名,由议会联席会议2/3选举的共和模式虽不能说是政客们的“私生儿”,但确是澳“政治精英们”的“爱子”(出席讨论共和宪政会议的代表有一半是议员或由总理任命的)。民意早已表明,虽然大多数人拥护共和,但他们中的不少人所要求的是民众直接选举总统的共和。而偏爱英国西敏寺政体的“精英们”,则不愿让澳变成总统握有大权的美国式的共和国。于是共和派内部的分裂,“精英政治”与民众愿望的背离就成了这次共和公决的致命内伤。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共和两大派的争论,原本就让人们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再加上目前澳大利亚的君主立宪政体基本上运行稳定良好的现实,因此,总理的“没有破碎就不要去修补它”和保皇派的“不要政客们的共和”两个口号正好迎合了求稳怕变的心理,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共和前景既不明了,还不如不变”的心态,这就注定了本次共和公决失败的命运。
  但共和在这次全民公决中的失败,绝不意味着共和运动就此终结。投票前夜的民意还表明,压倒多数的人仍支持实行共和。全国共和运动主席特恩布尔在承认失利后表示,共和运动仍将坚定不移地置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日程上。工党领袖比兹利则表示,未来的工党政府将分两步走:先是全民投票以决定实行共和,然后再进行全民公决以确定一个具体的共和模式。而直选共和派则宣称,他们号召投反对票,为的就是争得另一次公决,以推行总统直选式的共和。因此共和不会从此销声匿迹,只是延迟时日而已。但延期多久,则难以预测,因为即使再次公决,仍会出现分歧,关键是找到一个全民都能接受的共和模式。(本报堪培拉11月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