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那边农户嗷嗷叫,这边企业还睡觉农村市场谁研究研究成果谁知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8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那边农户嗷嗷叫,这边企业还睡觉
  农村市场谁研究研究成果谁知道
  新华社记者邢路续曹霁阳
  谁是农村市场的研究者?研究出的成果怎么用?最近,记者就此在黑龙江进行调查后感到,这些问题并未很好解决。
  记者先后访问了省贸易厅、省供销社、省农办、省农调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部分服装加工企业、制鞋企业。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认为,农村消费市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各方也都按照各自的职能在努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应用效果不明显。
  尚志市马延乡乡长苏晓明说,要想打开农村市场,产品必须和农村需要对接。现在的厂家真正研究农民的非常少,甚至一些直接面对农村的农机生产厂家做得也不够。他举例说,前一阵子他们乡花10多万元买了一台菲亚特大型机械,功能十分齐全,可没多久汽缸就爆了,密封、减震都不好,一天下来,把人折腾得够呛,浑身是土。他希望有关人员多研究研究如何运用成型技术,开发出优质适用的农用机械。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即使一些单位和部门搜集和整理出了一些市场信息,由于传递不到位,只能在本系统、本行业起作用,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黑龙江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是农业经济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他们常年调研,获取大量有价值信息,但这些信息一般只提供给上级部门参考,企业不容易知道调查结果。不久前,黑龙江省有关部门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村市场缺少中低档家用电器、旧农机、简单农电设备等,还有实惠耐用、操作方便、价格较低的品种,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颇有价值的信息,却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提供给有关企业。而大部分企业则仍将眼睛死盯着商战打得不可开交的城里市场,对农村消费需求反应迟钝。专家认为,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供求信息反馈渠道。目前,农村的大量信息都只汇集到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的社会共享特性反映不明显。
  缺乏研究和信息传导不畅,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大生隔膜。一边是农户嗷嗷叫,一边是生产企业不知道。
  在哈尔滨龙江服装厂,厂长秦莉对记者说:“我们做市场调查,只限哈尔滨市各大商场。农民喜欢什么我也说不准,式样太土的农民也嫌土,太洋的穿不出去。前两年我们也把库存拿到乡下卖,拉了好几十辆客车,按成本价都不好卖,所以现在很少想农民了。”据了解,哈尔滨市一些生产服装、日用消费品的企业,许多在城市中已没多少份额,但却未考虑到农村潜在的商机。在一家橡胶厂,记者问一位厂长,是否考虑过生产农民目前大量需求的农田鞋,他十分惊奇地说:“20年以前生产过,现在早就过时了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