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青洽会火爆说明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8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青洽会火爆说明啥
  晓飞
  宁夏一家企业在深圳高新技术交易会上推介“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给参观者主动送材料却没人搭理;转到山东潍坊参加首届中国青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商洽会,开展不到两个小时,1000多份材料就被与会者抢光。公司负责人直说没想到:“我们原以为农民不懂这些技术,没想到转了一大圈,还是回到农村,特别是新一代的农民中间,这里才是我们的市场。”
  报载,日前首次举行的青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商洽会的红火程度,连主办者也大感意外。原来估计报名参展的最多160户,实际达190户。有的本来是参加别的活动的,闻讯后丢下那边的活动就赶来了。红红火火的首届青洽会,使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各个方面关注、研究、开发农村这个大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了,形势喜人。
  农村是个大市场,开拓农村市场是件大事,道理人人明白,但实际情况却很不理想,说得多,做得则少。极少有厂家、商家认认真真地去研究农民的需求,去努力适应农民的需求,去开发、引导农民的需求。
  宁夏那家公司负责人的感慨颇为耐人寻味:“我们原以为农民不懂这些技术。”这句话很有代表性,它反映出相当部分厂家、商家对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的现状缺乏了解。比如常见有些厂家、商家一厢情愿地将一些库存积压物品拉下乡,结果往往鞍马劳顿空忙一场。农村的消费水平相对于城市来说是要低一些,但这决不等于说只要价格便宜,款式旧、档次低、质量差的产品在农村就一定有市场。况且相当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消费水平一点也不比城市低,农村市场同样有层次之分。你研究得越细致,抓住潜在商机的能力也就越强。
  主办单位的“大感意外”同样发人深思。这些年对农村市场并不是没人研究,一方面有些单位和机构花相当气力对农村市场情况作调查研究,可取得的数据、调研成果除了供上级部门参考外,往往缺少通畅的渠道,把这些宝贵信息提供给有关企业;另一方面,则是有的单位和人员针对农村市场开发了一些新产品、新技术,也同样缺少有效的渠道推广到农村去产生效益。因此,青洽会这种形式,实际上为想打开农村市场的参展者和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为沟通城乡之间、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联系创造了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规范的信息聚汇交流渠道。
  青洽会首次举办就如此红火,说明啥?一来说明青洽会确实是服务农村经济、开拓农村市场的一种好方式。另一方面,也无疑说明,目前,有利于开发农村市场,符合市场规律,可以真正沟通城乡间供求信息的畅通渠道实在太少。
  农村市场呼吁我们予以更多关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