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把握发展规律再创民航辉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8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把握发展规律再创民航辉煌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刘剑锋
  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5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观中国民航成长壮大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我们有很多深切的感受和体会。鉴往知今,继往开来。面向新世纪,我们应该努力坚持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用中央方针政策统一思想和行动。新中国民航事业从一开始,就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1957年10月,周恩来总理对民航作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的重要批示,科学概括了民航工作的特点,成为日后指导中国民航建设和发展的总方针。邓小平同志1978年10月作出了“民航一定要企业化”的重要指示,为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航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江总书记指出:“民航工作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它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国家的形象,责任十分重大。”我们要按照这样的定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中,确定自身的奋斗目标,把握大局,指导各项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只有在中央的领导下,用中央的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我们才能够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我们的事业才会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不动摇。国庆节前,江总书记在视察首都机场新航站楼时再次强调,交通运输包括民航飞行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工作就是要天天讲、时时讲,一天也不能中断。这个重要指示,对于我们抓好当前和今后的安全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确保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对安全极端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是50年经验教训的结晶,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贯穿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抓好安全工作,民航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就能放手去抓效益、抓改革、抓生产建设。而要确保安全,必须突出一个“严”字,实行严格管理。民航多年积累的保证安全的基本经验和措施、做法,核心是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坚持做到严字当头。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航空运输生产要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中,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际国内对航空运输需求量日益增大。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民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航空运输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加上我们自身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导致1998年民航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民航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极端重要性。经过全民航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预计今年可以扭亏为盈。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种复杂因素仍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效益问题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国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增强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为民航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犹如插上了合适的翅膀,实现了民航历史性的腾飞。通过走企业化道路,实行政企分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转变了政府职能,增强了企业活力,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形成了民航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我们不仅能够利用外资,大规模更新飞机,加强航管、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引进了先进的经营经验,在安全运行管理方面,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近20年民航的飞速发展,都得益于改革开放。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科教兴业”战略。民航是应用高科技的行业,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人才。我们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引进世界最先进的飞机、设备和高新技术的同时,加大人员培训力度,较快地消化和应用。50年来,科技教育服务于民航生产建设的各个层面,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保证安全正常,改进服务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等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加坚定地实施“科教兴业”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是今后民航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第六,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民航是重要的“窗口”单位,不仅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也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民航有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50年来,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促进民航中心工作、维护队伍稳定、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加强党建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为民航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