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展望十年——跨入世界民航先进行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8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展望十年——
  跨入世界民航先进行列
  政轩
  新中国民航50年的辉煌成就,为21世纪民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民航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应该为增强综合国力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国人多地广,经济活跃,社会稳定,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外贸的发展,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展望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我国航空运输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测年均增长速度8%左右。到201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240亿吨公里,航空运输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在国际民航的位次进一步提前。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过继续努力,中国民航的总体规模和运输实力将进一步增强,航空安全、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将真正成为世界民航强国。
  根据航空运输的发展,民航要不断提高运输能力,搞好机队配置,更新和引进飞机,鼓励使用国产飞机,重视增加货机和支线飞机,形成合理的大、中、小和远、中、短程机队,使运输能力有较大提高。通用航空飞机也要有较多增加和更新。继续加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飞机维修基地建设,提高飞机维修能力。进一步扩大和优化航线网络,继续开辟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连接的航线,增加省会、开放及旅游城市间的航线和航班密度。重视发展货运和支线运输,培育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和西部地面交通不便地区的区域航线网络。根据市场需求,开拓国际航线,增加航班。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航空运输综合保障能力。在机场合理布局规划的前提下,新建和改扩建机场,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国际机场和国内干线机场的现代化水平,支线机场的保障能力要有较大提高,机场供油、地面服务设施满足运输增长的要求。加强空管系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空中交通管制由程序化向雷达管制的过渡,提高空管保障能力。
  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推动民航科技进步。继续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民航科技进步,增强科研能力和成果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把教育培训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院校建设和在职教育,扩充培训能力,多方面聚集人才,以适应民航发展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