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知识·技术·人文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5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大地漫笔

  知识·技术·人文精神
  段天璟
  学者张光直先生在美国一所大学讲学时曾说:“科技越发达,越需要人文精神。”这句话道出了科技日趋发达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更深层次的需求。
  有的社会学者感叹说,现在的“知识分子”概念应该重新界定。因为严格地讲,今天大多数知识都已技术化,而真正能掌握和拥有基础性人文知识的人群正在相对地缩小。这样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仅仅懂得现代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的“野蛮人”的出现。
  我们姑且不考虑他们界说的“知识”的概念是否得当,这种意见的提出,起码说明在太多技术充斥着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的确需要文化的滋润。具体地讲就是需要站在博大精深的历史中汲取营养,需要面对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继承其人文的精神。
  流行歌曲几乎成了青年人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几年前,一首名为《涛声依旧》的歌红遍大江南北,而当问及歌中引用了哪位古代诗人的什么佳句时,不少流行歌曲发烧友们着实有些不知所云。电脑热起来以后,许多满口电脑术语连电脑广告都烂熟于心的电脑迷们,与常识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俗“软”件“链接”时,却仿佛显得很不“兼容”。生活中有许多实例在说明,缺乏人文精神就会缺乏人文素养,这样只能导致人被工具化。机械的思维和简单无味的生活也必然会影响人的“可持续发展”。
  有一些事情令人欣慰。不少院校开设了人文科学课程,由优秀的专家、教授讲授,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冷僻”的文、史、哲在理工各专业的大学生眼中也成了“热门”。今年,国家教育部又在部分高校中设立了素质教育基地,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古典小说《水浒传》、历史小说《雍正皇帝》等被搬上荧屏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大社会变革时期的人们,在明快的时代节奏中,在自我反思中对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精神和高品位文化发出了深情的呼唤。
  香港影星成龙在电影《我是谁》中的一个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站在高岗上大声呼喊“我是谁?”时,观众无不为之震撼。人们的文化素养不仅是知识,更体现人的文明程度。“我是谁?”这个已被提出了几千年的哲学命题,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令我们思索。
  正如一首歌所唱的“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人是历史的产物,而人文精神又是历史进步的体现。当面对祖先千万年的文明,进行去粗取精、发扬光大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