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以开放推动改革和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09
第11版(党的建设)
专栏:公仆心声

  以开放推动改革和发展
  熊同发
  鄂州是在改革开放年代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城市。1998年,全市综合经济效益目标考核居全省第一,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经济效益考核最佳市”称号。回顾鄂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坚持对外开放,走开放强市之路是鄂州改革进展比较快、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因。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鄂州作为湖北省改革开放试验区和鄂州毗邻武汉的优势,以创办全省第一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扩大开放,逐步形成了全市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开放引进,到目前,全市直接和间接利用国外境外投资7.2亿美元,兴办三资企业143家,三资企业的资金到位率、开工投资率、出口创汇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十年间,全市外贸出口年均递增24.9%,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1998年,在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困难情况下,全市外贸出口仍然以20.7%的速度递增。
  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和市外国内投资项目已成为最具活力的企业,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1998年三资企业工业产值、销售收入、税收在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比重都超过了1/3。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和市外投资项目还安排了2.3万人就业,为全市稳定作出了贡献。
  通过引进嫁接,优化了我市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全市先后引进了80多条具有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开发新产品100多个。多佳、武昌鱼、鄂丰模具、中绿环保等十大企业集团通过嫁接改造,资产已占全市企业资产总额68.90%,税收占71.70%,初步形成了具有鄂州特色的经济支柱。
  外商投资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到1998年底,全市国有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改制为股份制公司达92%。市直81家国有企业已有75家通过兴办合资企业实现了解困。
  当前,我们正处在利用外资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投资出现了新动向。面向21世纪的机遇挑战,我们认识到,鄂州改革和发展的希望在开放,更要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更大规模地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高潮,使鄂州成为湖北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充分展示鄂州改革开放的新形象。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鄂州市委书记)(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