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展翼长空五十年——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掠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0
第1版(要闻)
专栏:

  展翼长空五十年
  ——人民空军现代化建设掠影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徐壮志
本报记者贾昭全
新华社通讯员张农科
  今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50周年纪念日。半个世纪以来,在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和关怀下,人民空军在战火中成长,在改革中壮大,已由初建时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和其他专业兵种组成的现代化高技术合成军种,具备了快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能力。
  战鹰穿云破雾,气贯万里长空。50年峥嵘岁月,人民空军在九天碧霄留下一条辉煌的航迹。
  (一)
  半个世纪的人民空军发展史,是一部英雄的长空探索史。
  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创建时,只有少量从敌人手中缴获的破旧飞机,飞行、训练、保障几乎都是空白。然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诞生不久的人民空军毅然升空作战,飞行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的飞行员们凭着无畏的勇气与世界空中霸主美国空军决战长空,在朝鲜上空铸起一道令美国飞行员心悸的“米格走廊”。据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空军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美国人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世界空军主要强国之一。”
  伴着共和国的成长,人民空军振翼长空,担负起了空中进攻和对空防御的重任。在抗美援朝、解放沿海岛屿和国土防空作战中,空军共击落、击伤敌机3818架,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成为祖国领空上一道坚不可摧的“蓝天长城”。
  1986年,空军改革飞行员招收体制,正式把飞行学员的招收纳入全国普通高校统考中,使空军培养的飞行员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空军再次改革招飞体制,开始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招收飞行学员,培养双学士、硕士飞行员。
  80年代初,空军航空兵初步形成了飞行学院、训练基地、作战部队的三级训练体制,飞行员培养走上高效成熟之路。今年春天,空军第一个大型合同战术训练中心诞生在西北戈壁。这个训练中心的成立,为空军训练体制又增加了一级———实战训练。今年,空军的三大模拟训练中心也开始正式承担训练飞行员的任务,标志着空军的模拟训练步入正规化轨道。
  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今天的人民空军已具备实施空中突击、空中支援、空中运输、航空侦察和对空防御等几乎所有空中军事行动的能力,远程作战、高速机动能力大大增强。代表着航空兵战斗力最高水平的甲类战斗团的数量、质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空降兵已具备高原、寒区、沙漠、丛林、海岛五大地形的空降作战能力,依托大、中、小各型运输机,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昼夜间空降;地空导弹部队具备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配套的打击能力,与高炮部队搭配,形成要地防空的完备格局。
  (二)
  50年间,空军武器装备日益现代化,为把空军建设成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等诸兵种合成的现代化高技术军种,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目前,空军的各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已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大、中、小型运输机能昼夜出动,全国到达;雷达警戒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初步实现了情报的自动化传输与分析。1999年,遍及全国的空军指挥自动化网络初步建立,作战、训练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网上演兵”正在空军各部队兴起。各种高技术装备正在普遍地运用于空军的训练和保障中。飞机检测手段由人工走向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无损检测设备有效地保障着飞行安全。航空救生装备形成系列,具备在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救生能力;飞机自动加油系统、野战加油系统,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战机输“血”。
  为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的“空军要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的要求,空军近年来加强远程作战和对地攻击装备的研制和引进。目前,一批大型运输机、远程制空战机已经装备部队。空中加油机的研制成功,有效地提高了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
  (三)
  老一代飞行员用鲜血和生命,在万里长空写下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不朽乐章,成为一代代飞行员献身祖国,搏击蓝天的强大动力。现在,人民空军的飞行员全部是大学毕业,空军、军区空军的司令员都是飞行员出身,各航空兵部队的师长、团长全部是四种气象条件下的全天候飞行员、指挥员。
  李锁林,空军某飞行试验训练中心司令员,被誉为空军的“飞行冠军”。他懂电脑,能用英语指挥飞行,研究业务。投身飞行25年来,他飞遍了我国空军现已装备的所有歼击机和强击机,能飞空军所有的高难课目,年飞行时间连续数年列空军第一。
  “试训中心的飞行员必须是走在战争前面的人。”任试训中心司令员以来,他身先士卒,带领试训中心的飞行员先后为部队解决飞行训练中的各类课题70多个,完成重大科研试飞任务80多个,多次出色完成重大军事演习任务。1997年,中心承担了空军战斗机高难课目试飞任务。李锁林组织飞行人员进行精心研究,并带头上天试飞,攻克了一个个具有世界水平的飞行课目,为我国空军空战能力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带动下,空军新一代会外语、懂电脑、善飞行、能研究的高素质飞行员群体正在这个中心崛起。
  “国产新战机要和世界先进战机较量!”作为共和国第一支航空兵师、国产新战机部队的“领头雁”,郑群良师长的目标是缔造一支随时能飞、到处能打的空中劲旅。几年来,从白雪皑皑的极北寒区到巨浪滚滚的南海诸岛,从飞沙走石的西北大漠到雨雾漫漫的江南平原,他带领全师以实战为标准,搏击在祖国的每一块空域。
  在今年的国庆阅兵中,我军最先进的战机---苏二七的公开亮相引人注目。驾驶着“26号”战机的航空兵某师师长张宝忠大校就是这个编队的带队长机。这个航空兵师是人民空军有名的“王牌部队”,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显赫战功,击落、击伤敌机29架的“王海大队”就出自这个师。“最先进的战机要有最强的战斗力!”怀着这样的信念,张宝忠带领全师首次在空军打破“四种气象”条件的樊篱,实现了全天候的跨越。一个个高难度、贴近实战的训练课目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被克服了,人民空军又多了一支能够随时升空执行机动作战任务的空中劲旅。
  驾铁翼,乘长风,破万里云浪。从王海、刘玉堤、赵宝桐到李锁林、郑群良、张宝忠,50年中,一代代的人民空军飞行员情系长空,在共和国的天空上谱写着一曲曲蓝天壮歌。面对未来的高技术战争,面对方兴未艾的世界军事革命的挑战,人民空军的新一代蓝天骄子们正续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附图片)
  压题照片:被誉为“空中坦克”的空军航空兵强击机严阵以待。
  新华社记者吴森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