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暗访东北“绿色通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0
第2版(经济)
专栏:

  暗访东北“绿色通道”
  本报记者曲哲涵
  山东寿光到黑龙江哈尔滨的蔬菜“绿色通道”日前开通。“绿色通道”是否畅通?11月6日、7日两天,记者随交通部一行到这条通道的东三省段上摸了底。
  锦州以东102国道498公里一上坡处,几辆“知错认罚”的车辆停在一辆警车旁。一位因超车被罚的吉林司机见记者走向他,挥了挥手中的罚款存根:“要200块!”
  “那你交了多少呢?”记者问。
  “讲下价来了,100块!”
  再欲询问,司机疲于理论,只说赶时间,驱车离去。执行罚款的凌海交警大队的交警就是不下车,只是支吾着摆出一沓50元的罚款存根。
  “超出50元的罚款,要出具罚款说明书,你罚人家100元,写说明书了吗?”记者问他。
  “我撕了两张收据。”他低着眼皮,指着没有执行人签名和日期的存根说。
  前方坡下,方才“围攻”另一辆卡车的几名交警此时已杳然无踪,任凭大小车辆轰鸣而过。
  “他们‘聪明’着呢!”群众中有人揭发说:“专等在上坡儿的地方,大卡车载重走得慢,小轿车想赶路,一超车就罚。”
  “这里有禁止超车的标志吗?”
  “没有,要不怎么说‘聪明’呢?!”
  可是,“聪明”的交警该如何拿空白存根回去报账呢?财务和上级的审计、监察等管理部门又如何将此事处理妥贴呢?
  大凌河桥收费站。雾大,检查组带路的车安上了警灯。所以,当我们采访从河北拉苹果回来的司机小伙时,他就是不开口。误会消除,他指着警灯说:“见到这,我们心里直哆嗦。去河北时他罚我,说超载,我说别看撂得高,是帽子,他们说那就改罚超长,反正得掏钱。这不,来回2600公里,交了1000多块!”他回来时装了5吨苹果,大家替他算了算账,把罚款摊在苹果上,1公斤差不多加1角6分钱。
  5.1万平方米的哈尔滨蔬菜批发市场里人群熙来攘往。
  交通部副部长李居昌询问一位卖芹菜的货主:“哪儿进的菜?”
  “河北。”
  “走什么路?乱收费多不多?”
  “多!高速进口也交,102国道也交,就是个‘罚’呀!”
  “不过进高速公路的收费和国道上的乱罚款可不是一回事噢!”副部长告诉货主,又回过头来对记者说,对广大群众进行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依法监督,也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看看菜市场里碧绿新鲜的蔬菜,再想想路上的见闻,总让人觉得如鲠在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