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石河乡的一年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1-03
第2版()
专栏:

石河乡的一年间
本报记者 高长任
湖北省浠水县石河乡农民总结一年来的粮食统购统销的好处时,大家都觉得:自从土地改革以后,农村就在不断的变化,可是,那一年也没有去年变化的这么快。
去年,石河乡变化最突出的是互助合作运动的飞跃发展。这个乡没有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以前,有部分有余粮余资的农民都打算着如何做点生意放点债,大多数互助组都不巩固,高利贷非常活跃。贫农易克成在青黄不接时,向高利贷主借了一石谷,没过二十天,他的谷子收下来了,却不得不忍痛拿出两石谷来还债。没有供销合作社,农民要买点东西,都要跑到浠水城和私商交易,受中间剥削。
不过一年的工夫,石河乡农民普遍受到党的总路线的教育,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在党支部领导下,去年春天,有七个常年互助组转成了四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夏季生产中,互助组都得到巩固和提高。秋天,又新建了十六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现在全乡农民已有百分之九十组织起来。
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战胜自然灾害上显示的优越性,大大教育了农民。“明天”农业生产合作社有百分之七十七的田在夏季被山洪淹没。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经营的优越性,水退后补种了大量晚秋作物,还种植蔬菜、经营副业,结果,每个社员都比单干时增加了收入。原来打算单干下去和社比赛的中农徐贤林,也积极要求入社了。全乡要求入组入社的农民逐日增加。
去年信用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也建立起来了,全乡百分之百的农民(不包括富农)都入了股。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信用合作社发放了三千九百多万元贷款,有困难的农民都到信用合作社借钱,到供销合作社买米,再也不受高利贷的剥削了。有一个过去放惯高利贷的富裕中农邱申贻,前年卖余粮时瞒了二石五斗谷子没卖,他原来估计去年春天粮价一定要涨,缺粮的贫农一定要向他借粮吃。可是,整个春天、夏天过去了,谷子价钱还一直是五百一十元一斤,也没有一个贫农上门来求他。他这二石五斗陈谷在家里生了虫,又不敢拿出来晒,只好偷偷地碾成米自己吃,还把米都碾碎了;别人吃新米和整米,他却吃陈米和碎米。他企图靠剥削别人来发财的路被堵死了。在去年卖余粮的时候,邱申贻带头检讨他的错误,把余粮都卖给了国家。像他这样的中农,石河乡有二十多户;他们都后悔自己打错了算盘,承认旧道路走不通,一定要走新道路。
随着三种合作的发展,石河乡农民把去年卖粮的余资都投入了生产,改进了耕作技术。去年全乡农民买的化学肥料(硫酸錏)比前年增加了一倍;饼肥增加了一倍;自然肥料增加了三分之一;前年全乡只有三部新式步犁,去年又增加了二十八部;前年有百分之五十的稻田采用胜利籼良种,去年则有百分之九十的田插上了胜利籼。水利方面,除了兴修一百一十口塘、堰外,还新建了两个小型水闸;许多农民学习了掇秧法的先进经验,把一年收两季的田变成一年收三季(先种小麦,其次掇秧收稻谷,最后种荞麦)的。深耕、密植、合理施肥的先进耕作技术,在百分之九十组织起来的农民中普遍推广。因此,去年有一部分地区虽然受到水灾,全乡还是增产了一成。
农业的增产,给农民带来了更富裕的生活。参加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民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更快。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李云福在一九五二年从插秧到割谷一直缺口粮。前年,口粮够了,还添了大小十一件新衣。去年,他的口粮更充裕,还卖出八百斤余粮,全家大小新添了十九件新衣。他的母亲在前年置不起新衣,去年新添了三件。他自己买了球鞋、雨伞,还新添了些别的家具。前年过端阳节,只吃一斤四两肉,去年,买了二斤猪肉,还喝了点酒。他们社里十七户人家,有四家买上了热水瓶,去年买胶鞋、球鞋和做细布衣服的农民很多。另一个社员叫宋生顺,多少年来置不起蚊帐,夏天只靠薰烟来赶蚊子。去年,他新买了两顶蚊帐,他的妻子生平第一次穿上府绸褂子。当李云福和宋生顺谈起他们今年生活改善的时候,他们都说:“要不是统购统销,发展三大合作,我们生活不会提高的这么快。”
更可贵的是人的变化——农民思想上发生的深刻的变化。有个叫万新德的贫农,他过去替地主干活时,一直是跑腿买东西,种田不内行。土地改革后,他虽然分到了田,但还是经常到街上去做个小生意,他说:“种田又苦又累划不来,不如做个小生意快活。”去年,他受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教育,就回家种田;去年,不但田种的很好,而且还喂了两口肥猪,养了三十只鸡子。从前,人们都说他这个人爱打流,不能落实。现在,人们又称赞他在农副业生产上是个“好样儿的”。前年,石河乡还有二十多个开牛行赶牛鞭的,有八个开牙行的。这些人都靠一张嘴一杆秤进行中间剥削。自从去年粮食统购以后,他们都走上正道,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了。其中表现最好的是蔡庆云,过去开牛行赚了几个钱,就吃、喝、赌钱,大进大出花光了,还是一年穷一年。去年,他父子三个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得很好;春天,还盖了新房子。看到这些人的转变,农民都说:“不是共产党的政策好,这些人那能变得这样快!”
前年秋天,农民互相见面的家常话是:“今天谷价好多?”“什么生意好做?”“贩什么东西能赚钱?”去年,互助合作、农业增产成了农村的家常话,大家谈论的是:“你们那个社、那个组打的粮食好多?”“你们社、你们组怎么排工、计分?”再不就是议论谁又要求参加哪个农业社、哪个互助组了。
领导石河乡农民前进的旗手——中共石河乡支部也壮大了。前年全乡只有十一个党员,其中还有个叫朱新福的党员因为有剥削思想和行为被开除了党籍。去年,党支部已有二十二名党员,这些党员都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农民走新道路的带头人。青年团员也由四十二人发展到现在的八十三人。
这一切变化,给了石河乡农民非常深刻、生动的教育。他们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发展三大合作,真是好处多,变化大,全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好!”
去年十月里,石河乡农民总结了前年统购统销的好处,明白了卖余粮的政策以后,愉快地把五十万斤余粮卖给了国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