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急救医学显身手——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家名院巡礼

  急救医学显身手
  ——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本报记者白剑峰
  不久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地治愈了一例脑包虫病患者。该患者颅内包虫多达11枚,手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包虫囊液流出,散于脑内。经过专家的精心手术,患者很快痊愈出院。这标志着该院对包虫病的治疗跃上新水平。
  新疆包虫病的患病率占全国的60%以上。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多发于养狗较多的牧区。在徐明谦主任医师的带领下,该院于1984年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包虫病研究室,开展免疫诊断及影像学诊断研究,并推广到全疆各地,使诊断率达95%以上。经手术治疗3000余例的临床实践,他们创造了完整剥离法和外囊锁闭加内囊摘除法,使治愈率达到99%以上,解除了一大批患者的痛苦。该院在包虫病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三次获得国际奖。
  为了加快急救医学的发展,自治区急救中心于1986年在该院成立。在吴宗舜、成勋、徐文义等人的带领下,他们创立了独特的办医模式,即把抢救重点放在全院疑难危重病人身上,有关专家24小时在各科巡视,一有紧急情况,立即转诊,使急救中心成为各科危重病人的抢救监护中心,抢救成功率达94%以上,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在我国,急性脑出血的平均死亡率是18%—20%,而这里却是10%—15%;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平均死亡率是30%—40%,而这里却降到15%左右。依靠强大的综合技术优势,他们成功地进行了许多重大灾害性事故的抢救,成为享誉天山南北的“绿色生命通道”。
  该院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尤其是高、精、尖项目。他们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和设备,成立了心脏起搏介入中心,在新疆率先开展了射频消融术,治疗各类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皮肤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办法。该院皮肤科石得仁主任医师和药研所科研人员,汲取民族医药的精华,研制出治疗白癜风新药“驱虫斑鸠菊针剂”,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为攻克这一顽症提供了新的武器。早在70年代,他们就走访多名维吾尔族医生,确定驱虫斑鸠菊是维医治疗白癜风的主药,并用于临床。同时,他们还用黑芝麻、白芥子、补骨脂等配制成复方蛋黄油药膏。经过不懈攻关,终于形成以肌肉注射针剂、内服西药、外涂药膏加理疗的综合疗法。经1000例患者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8%,给白癜风患者带来极大的希望。
  院长苏乃清、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光明指出: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我们将不断强化科研意识,增加科研投入,注重临床研究,提高医疗水平,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办院宗旨,为边疆人民谱写生命之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