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通向跨越的金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1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编者的话
  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国有企业曾经辉煌,为摆脱一穷二白的面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许多国有企业更新观念,转向市场。它们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加快了技术和资金的引进,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和跨越。
  全国工业引智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本报今天特辟专版,向读者介绍5家大型国有企业引智的成功经验,以期对广大国有企业的转型和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通向跨越的金桥
  本报记者张友新
  上海汽车工业本是一个小型、分散、落后的地方工业,但改革开放以来突飞猛进地发展,迄今累计产量超过120多万辆,是20年前的100多倍,并且能与国际上同步生产先进轿车。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跨越,而引进国外智力则是实现跨越的一座金桥。
  上汽集团员工常常提到上海通用公司执行副总经理、美方该项目最高代表墨菲。墨菲先生利用各种机会介绍中国,使来访的美国人信服。今年5月,他作为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一位代表,回美国与148名国会议员进行了会谈,详细介绍上海通用的进展及中国投资环境,耐心回答议员的每一个提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事件发生后,一些美国在沪公司准备撤回员工,而他坚决要求公司外方员工坚守岗位,继续生产,尔后又起草一封致全体外籍员工的信,希望他们安心生产。他工作勤奋,每天从早晨7时的跨洋电话会议开始,直到深夜还在处理文件,白天深入车间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上汽集团员工们说,“墨菲是一个劳动模范”,“像墨菲先生那样的外国专家很多,他们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自1985年以来,上海大众先后有105名德国大众专家担任公司和部门的领导职务,目前还有20余名,还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聘请退休专家140多人次。上海通用成了“小小的联合国”,长期外籍员工有40人,短期外国专家很多,在安装设备时,外国专家更多。像特拉普、林诺、波斯特、盖格尔、泰益克等许多专家获得国家“友谊奖”、市政府颁发的“白玉兰奖”或受到表彰。在沪外国专家为上海轿车工业的崛起,为与轿车零部件相关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整车厂厂长葛随亮指着办公室内另一张办公桌说,那是副厂长、通用专家丹念祖的桌子,“他是我的伙伴,我们常坐在一起商量问题”。
  葛厂长说,丹念祖等通用专家带来了“精益管理系统”等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其中也有从全球通用工厂中提炼出来的管理精华和模式,包括“不断改进”、“缩短周期”、“以人为本”等原则,但具体实施时,由于被管理者大多数是中国人,管理者要善于融合东西方两种文化。在整车厂和发动机厂现场,葛厂长指着“告示”及“模式墙”介绍说,这是精益管理模式的具体化,比如操作工把一个零件装在汽车上,必须按标准化作业单上规定的动作去做:“用什么螺丝,先拧一拧,然后再检查”;各个小组把计划、质量、出勤、考核等写在“模式墙”上,员工在此一目了然。他说,精益管理模式也在上海大众开花结果,它的原则和思想可延伸到现代企业的所有岗位,这不仅推动了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的建设和生产,而且对我国建设现代企业也有借鉴意义。
  引进国外智力和技术可以少走弯路,它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技术创新。上海通用人力资源部王博士说,上海别克轿车是美国通用99新款车,由于中国法规、路面、用户与美国不同,所以在生产上海别克时对美国别克进行了大小项总共600多处修改。比如,美国人常常一个人驾车,对前座要求高,而上海别克主要乘员坐在后座,对后座要求高,因此对后座作了较大改进;为了适应中国不平的路面,加强了前后悬架,使乘员感觉平稳舒适;因中国雾多而增加了雾灯。这些改动凝结着中外专家及工人的智慧和创造。
  上海汽车工业引智瞄准“当今时代的车”。世纪之交,市场对汽车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上海别克轿车脱颖而出,大有与“奔驰”、“宝马”抗衡之势。上海大众也紧追新潮,推出98新款桑塔纳2000“时代超人”,目前又亮出新款上海帕萨特轿车。中外专家联手设计开发新型轿车也为合资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附图片)
(题图为1997年7月5日在建中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