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培养一批经营者带活国企一大片涪陵工业产值五年增十倍 打好国企改革和发展攻坚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1
第2版(经济)
专栏:打好国企改革和发展攻坚战

  培养一批经营者带活国企一大片
  涪陵工业产值五年增十倍
  本报重庆11月10日电记者李维平报道:地处重庆库区的涪陵是个交通并不发达、资源并非丰富的山区。然而近几年来被称为一盒药(太极药业)、一包烟(宏声)、一瓶水(娃哈哈)、一块砖(建陶)和一碟菜(榨菜)的五朵金花等14个重点国有企业蓬勃发展,使这个区的工业产值5年增长了近10倍,利税总额由6000多万元增长到4亿多元,全区主要工业指标在原四川省及现在的重庆市均名列前茅。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只有20万人口的小城市在短时间内就创造了如此业绩?记者调查后发现,在党委、政府有了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实事求是的资产整合思路和完善的配套服务政策、措施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涪陵下大力气培养了一批企业家。
  从90年代初开始,涪陵党政领导把搞活企业的着眼点放到了如何培养企业家上来。首先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一些重点企业的厂长、经理成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次,在经济上激励企业家开拓进取。把企业家的收入和企业效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挂钩,试行年薪和年终奖金制度;对优秀企业家每年予以重奖。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涪陵区还制定了《涪陵工业企业管理规范》。按照规范要求,对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年初涪陵区经委即组织人力对企业进行考核,对未达标的企业亮黄牌,限期整改。涪陵区还特别规定,发给企业家的奖金当年只兑现70%,其余30%作为风险抵押金。严格的竞争淘汰机制使涪陵涌现了像涪陵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陈长军、原涪陵卷烟厂厂长吴应禄、涪陵建陶董事长兼总经理薛国建等一大批企业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