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千里助老启示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1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尊老敬老大家谈

  千里助老启示录
  全国助老工程办公室蒿连升刘志毅
  今年5月,全国助老工程办公室和20家新闻单位联合倡议:开展1999国际老年人年“助养万名特困老人行动”。9月17日,首期助老活动正式启动,向15个省、市、自治区3244名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特困老人发放助养金。为实地了解特困老人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监督力度,跟踪掌握助养实效,全国助老工程办公室邀请捐助者代表和新闻记者,组成助养工作团,驱车2000公里,奔赴津冀鲁豫一市三省向部分特困老人发放助养金,对已助养的特困老人进行回访。所见所闻,给人启示,牵人情怀。
  一个尤需关注的群体
  在山东梁山县小路口镇岳那里村,82岁的张效法老汉由于肌肉萎缩,双腿似两根干柴,几乎难以站立;儿子患病,无钱医治,三年前丢下一家老小,撒手而去。耕种责任田和料理家务的重担,全落在老人和体弱多病的儿媳梁爱云肩上。两个孙子正在上高中,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为了孙子的学费,老人东家借西家凑,如今欠下的债已有四五千元。
  八旬老人本应是儿孙们赡养的对象,是该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的岁数,然而张效法老人却没有这个福分。由于儿子早亡,他不仅要自食其力,还要承担养育孙辈的超负荷重担。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孙辈身上,即使负债累累,也要供孙子读书。相比之下,另一些老人,连这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河南长垣县武邱乡80岁特困老人王存健,早年曾是国民党抗日将领赵登禹率领的29军132师的士兵,亲身经历了卢沟桥事变,在抗击日军侵略的战斗中多次负伤,被村里人自豪地誉为“卢沟桥事变的见证人”。老人身体尚好,两个年近花甲的儿子,都是残疾人,大儿子勉强成了家,有一个孙子,是全家唯一的劳力。小儿子两腿萎缩,又聋又哑,难以自养。老人说:“现在我还能养着他,等到我去了,谁来管他呢?”老人没有希望,只有担忧。
  这几位老人,情况各有差异,但基本同属一种类型———他们年事已高,却仍然背负着养家的重担;他们的身体早已力不从心,却不得不勉强支撑下去。他们生活上困窘的程度,更甚于别的老人。他们虽然不属于社会救济的范畴,但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
  一份难以释怀的牵挂
  助老工程救助特困老人的工作已开展了三年时间。为了解对特困老人的助养效果,发现助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助养工作团对已助养的特困老人进行了回访。
  在天津市龙福宫老年公寓,住着6位由这家民营企业包养终身的特困老人。这是在今年“助养万名特困老人行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助养模式。
  据龙福宫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介绍,自从6月份把6位特困老人接到公寓里包养以来,老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姜金岭、杨廷哲老人参加扭秧歌、学太极拳等集体活动可积极了,与刚来时显著不同;侯世祥老人的气管炎已基本治愈,烦躁情绪一扫而光。
  在河北赵县四德村,助养工作团回访了年初领过助养金的梁金娥老人。老人71岁,双目失明,丈夫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三年前老伴和儿子相继去世,儿媳也改嫁了。老人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孙女,难以生活下去。她抱着一丝希望向全国助老工程寄发了求助信。助老工程办公室通过当地老龄委给她发了500元助养金,河北省老龄委还送了白面,使她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令人欣慰的是,回访中我们看到,老人心情舒畅,信心十足。她告诉我们,收到助养金后,一是还账,二是给读初中的小孙女上学用,到现在还有大半没舍得花。随行的医生还给她诊了病。
  按照预定的计划,助养工作团还要回访河北省涞水县的张启凤老人,同时向他发放1999年度的助养金。经同河北省老龄委联系,得知他在不久前辞离人世了。
  张启凤老人孤身一人,前两年患脉管炎无钱医治,一只脚已烂掉。1998年春节前夕,中国老龄协会张文范会长亲自给老人送去了助养金。助老工程办公室确定张启凤老人为常年义务赡养对象。然而,他还没有等到我们再来给他送助养金,就已溘然离开了人间,这使我们心情非常沉重。唯一能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老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已感受到了人间最深沉最美好的关爱,他是含笑而去的。
  一声热切的呼唤
  助养工作团历时4天,行程近2000公里,接触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特困老人,实地发放了助养金,实际感受了助养效果,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回顾此行所见所闻,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助老工程”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贡献者,无论是功勋卓著的老将军,还是辛勤耕耘一生的普通老人,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在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理应享受生活的甘甜。然而,老年人又是社会生活中的弱者,贫困的老年人更是一个脆弱的群体。对这一群体实行帮扶,是各界人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正是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老一辈革命家于若木、王定国、李水清、李昭等率先捐助,天津绿天使、广州白云山、北京百盛、黑龙江参美、新疆屯河、浙江台州风范等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热心支持,以及解放军指战员、离退休干部和青少年学生的爱心奉献,才使数以千计被助养的特困老人享受到了社会关爱,他们的困苦生活得到改善。
  首期助养3244名特困老人,只是“助养万名特困老人行动”的开始,与实现今年既定的目标相距甚远,相对全国500万贫困老人来说,更是个极小的比例。全国助老工程办公室副主任高伟说,“助养万名特困老人行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助养金的筹集存在很大缺口,需要社会各界热心参与。
  (全国助老工程捐助热线:(010)83161919)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