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红土地上的山文章——革命老根据地大悟县绿化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1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红土地上的山文章
  ——革命老根据地大悟县绿化侧记
  肖忠武肖鹏
  山是无言的导师
  湖北大悟县地处大别山脉西段,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解放后,大悟为使这块红土地的人民尽快富起来,先后多次做过关于山的文章,其中,大手笔的有三篇:
  第一篇写于1958年至1978年。在这20年里,大悟和全国各县一样,先是为炼钢铁而大砍山林;后来为抵御三年自然灾害和落实“以粮为纲”,在山上大造田地。然而,山不仅没有给大悟带来富庶,反而制约了全县农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第二篇写于1979年至1988年。这10年,部分农民由于对人与资源、农业与林业的关系缺乏科学的认识,因而对山的索取大于奉献,乱砍滥伐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的承包也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把农民在承包山上的砍伐和开垦视为合情合理。生态环境再度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许多池塘几乎被泥沙填平。
  面对山林这位无言导师的教诲,大悟人决定自1989年至2000年,用10年时间为境内所有的山书写第三篇文章,主题是:奋斗十年,绿化全县。与前两篇文章相比,第三篇明显地体现出尊重科学规律、注重循序渐进和讲求因地制宜的实事求是精神:
  1990年至1993年,灭荒;1994年至1998年,绿化;1996年至2000年,建设绿色致富工程,引导农民奔小康。
  尝到了绿化的甜头
  大悟人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在这块已经光秃秃的土地上铺上了绿装。彭店乡在十几年前,家家户户缺柴烧,每年此时,满山都有人砍柴。如今一入冬,到山上搂几天落下来的松叶就够烧半年,另外半年,条件好的家烧煤或煤气,条件差的烧麦草和棉花秆,因此,现在很少有人顶酷暑砍柴了。
  护林员余运富告诉我们,治山搞绿化是件难度很大的事。但是只要思路正确,真抓实干,就会出效果。这五六年没有闹水灾旱灾了,粮食年年增产;农民现在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670多元,比1990年增加了两倍多。
  现在许多山场承包了,承包者有自主权。但怎么个管法?老余说,对于政府来说,农民承包山场以后不等于就此放任不管;对于农民来说,承包以后,权利和责任对等,比如承包经济林,首先要签合同,然后自种、自管、自用,至于怎么种、怎么管,合同中有明确规定。
  现在的大悟乡护林队,村组设护林员。乡里给全乡每一户发放了《乡规民约》,其中有治山治林的内容;每年还要组织3至5次乡级治山治林的检查和评比;在三个集镇和山林面积较大的林区共设有13个举报箱。如今,农民尝到了绿化的甜头,维护山林的自觉性也在逐年提高。
  千古成败在于治
  这里的许多山现在已被列为不准开垦、放火、伐树、砍柴、割草、起石、挖土、打猎、放牧、挖蔸的“十不准”封山区,在“封山牌”上还写有封山时间和负责人姓名。
  爬上青松岭,如入林海。林海中,经济林、用材林、茶林、果林、苗圃错落有致。俯视山下,是一座30平方公里的水库,碧绿的水上野鸭成群,时起时落;遥望对岸,群山墨绿墨绿,傍水的树上栖歇着一群白鹭。据介绍:“青松岭是彭店乡的‘绿色明珠’。再过若干年,这树上长的、土里栽的、水里游的,又将成为一个‘立体宝库’。”
  其实,大悟的青松岭还不算什么,像这样的林场全县有近300个。在一些林场,原先绝迹的虎豹等珍稀动物又出现了。为使这块红土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有益当代,造福子孙,县领导又对全县绿化作出了新的部署。
  借大悟被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几个大林场被列入全国天然保护林工程范围的契机,大悟的林业建设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