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龙井村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1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龙井村故事
  胡彦彬田丛书
  对于山荒岭秃、地处太行深处的龙井村民来讲,“吃饱肚子、穿新裤子、住新房子”,在几年前还是一种奢望,而眼前的变化着实让村民感到来得太突然:
  人均收入由300元猛增到1250元;散居在山头、山洼里的村民集中搬到了山下新居;人们吃水不再跑十几里路去挑了,3000多米的管线将山泉引到了村里……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河北省邯郸市委书记董强了解到龙井村的穷困。这个武安市西部深山的小村,只有140口人,散居在8公里长的山沟里,居民点就有12个,四处穷山恶水,土地贫瘠,一个精壮小伙子在山上劳作一年还维持不了一家口粮。听到这个情况,董书记很难过,马上决定将这个村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点。
  扶贫先扶志。带着难以割舍的乡亲情,他奔波80多公里到龙井,爬山坡、进农家、走访特困户,共商脱贫致富的路子和办法。他拉着大家的手一句句嘱咐,勉励村民开眼界、长志气、长本领,依靠自己走上富裕路。龙井人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大的“官”,知道了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他们,群众的心劲一下子高了。
  就要过年了,董书记再次来到龙井村。穷山峻岭中一座漂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112间钢筋水泥结构的移民房正在建设,山里也有了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董强带着现金、面粉挨户慰问,还专门给学校捐赠了两台大彩电和与教材配套的光盘及一批学习用具,和村民一道定准了继续靠林业、畜牧养殖、劳务输出等脱贫致富的路子。
  三个月之后,董强第三次到龙井。这次他扶贫送办法,带来了208只活蹦乱跳的獭兔,全村52户人家,每户2对。董书记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一只母獭兔一个月可产一窝,一窝最少5只,一只兔6个月可长到2.5公斤,光卖兔一年每户能挣几百元,养得好可挣得1000元……一起到村的獭兔养殖专家还给乡亲们传授了饲养技术。
  如今,村里的闲劳力也通过劳务市场到外面打工赚钱见世面,初步告别贫困的村民开始走上了富裕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