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公益事业的成功范例——希望工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1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特稿

  公益事业的成功范例
  ——希望工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报记者唐维红
  十年前的金秋十月,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希望工程悄然诞生。十年后的今天,希望工程以其救助二百二十多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骄人成绩,成为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公民参与最广泛、最具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
  1989年10月30日,成立不久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一个大型公益项目———希望工程,筹集社会财力,救助中国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回忆当时的情景,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感慨万千:“当中国青基会以共青团中央提供的10万元注册资金开张时,我们的第一个冲动就是找一个最能筹到钱的好项目。希望工程正是这一‘原始冲动’的产物。随着希望工程的发展,我们的认识和目标在不断升华。”
  希望工程实施的10年,是我国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10年。农村儿童失学现象有很大程度的缓解,已不再是一个需要进行大规模救助的突出社会问题。
  希望工程实施的10年,是全社会重教意识极大提高的10年。社会公众已普遍认识到教育对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兴学助教已蔚然成风。
  希望工程实施的10年,也是我国公益事业渐趋活跃的10年。继希望工程之后,又出现了“春蕾计划”、“幸福工程”、“烛光工程”等基金会和公益项目。回顾希望工程的成长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将有效地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从救助失学儿童到捐建希望小学,希望工程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资助领域
  1989年10月,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的13名失学儿童在希望工程的救助下重返校园。他们是希望工程最早的一批受益者。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600多个县,220.9万名失学儿童因希望工程的救助重返校园。
  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的基本方式,就是向农村因家庭贫困而从未入学、中途辍学或即将失学的儿童提供助学金。随着书本费用的不断上涨,助学金由开始时的每学期每人20元人民币,最后达到了50元。
  1990年5月,青基会在安徽省金寨乡资助一所农村小学建成了新校舍,并将该校命名为希望小学。从此,希望工程在救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同时,开始扩大资助领域,帮助贫困地区的乡村改造危旧校舍,改善办学条件。这个项目得到了社会的积极支持。到1999年6月,希望工程建设的希望小学达到7549所。
  随着来自乡村教育需求的日益广泛,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援助希望小学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对长期工作在贫困乡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优秀小学教师予以表彰,至今,已有5100人获得“希望工程园丁奖”称号并得到物质奖励;动员中国逾百家出版社捐赠优秀图书版权,从中精选500册,由社会捐资印刷一万套,分送希望小学和其它乡村学校;建立“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对希望小学的教师进行短期培训;面向百万希望工程受助学生,评选优异者,授予“希望之星”称号。
  上述项目的逐步展开,扩大了希望工程的内涵,形成了希望工程以失学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为核心的较为系统的资助激励体系。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希望工程效益评估报告》表明,希望工程已经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具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
  希望工程的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得益于实施机构管理监督措施的有效
  青基会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又是一个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这就决定了它所实施的公益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只能从民间获取,运作成本只能从捐款的利息等收入中解决。
  1989年11月1日,希望工程有了来自社会的第一笔捐款———天津市的小学生周桐捐款27元人民币。10年来,希望工程面向海内外共筹集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
  ———项目定位准确,是希望工程成功的重要原因。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协助政府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计划,是个将儿童问题、教育问题、贫困问题捆在一起的项目,它符合公益项目必备的要素,即政府支持、社会关注、满足弱势群体需求。因此,希望工程几乎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肯定,希望工程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动员人民参与办教育的一种极好的形式。
  ———资助形式灵活,使希望工程能够最广泛地获取海内外的资助。青基会向全社会明确捐助标准,接受捐款后及时安排资助,并将捐、受双方结成“一助一”的对子。这种做法,使捐款是否及时足额安排资助、受助者是否符合条件等均予以公开,便于监督;同时,也便于捐受双方的联系和交流,因而受到社会的极大欢迎。评估结果显示:在省会城市16岁以上居民中,93.9%的人知道希望工程,其中63.5%的居民为希望工程捐过款。
  ———管理严格、监督有力,为希望工程规范运作、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青基会在坚决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时,还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大胆实践,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希望工程服务商标,依法保护希望工程的合法权益;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捐赠者代表成立希望工程全国监察委员会,对希望工程的基金、资助管理进行检查、监督;定期邀请政府、社会审计部门对希望工程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邀请权威评估机构对希望工程的效益进行评估……这一切为建立中国公益事业的运行规则和推进中国公益事业的法制化建设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充分利用共青团组织的优势,为希望工程提供必要的组织和人员保证。实施希望工程需要筹集、管理和拨付资助款并监督使用,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必须有专门的组织系统和专职的队伍。青基会没有采取出资聘人设置机构的做法,而是充分利用共青团健全的组织系统优势,在省一级团委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通过授权,让它们履行希望工程的实施管理义务。到目前为止,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些市(地)成立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它们既是所在地区的希望工程实施管理机构,又独立自主地依法从事其他的公益项目,有效地保证了希望工程的实施。
  1999年3月,中国青基会对社会宣告:希望工程实施战略重心转移,由救助失学儿童转向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设立希望之星奖励基金;希望小学由硬件建设为主转向以教师培训、现代化教学设备配置等软件建设为主,建设希望网校。
  面向即将来临的21世纪,希望工程将继续关注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继续演绎充满爱心动人的故事,继续播种希望!(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湖南湘西希望小学的孩子们。(青基会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