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遏制风沙侵袭防治水土流失 中科院加强资源生态环境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遏制风沙侵袭防治水土流失
  中科院加强资源生态环境研究
  本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的科研人员开始在云南思茅地区开展千亩春茶早发新技术示范。这只是中科院的专家们在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一项具体工作。多年来,中科院始终把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研究,置于科技整体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在这一领域作出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组建了一支具有相当高水准的研究队伍。
  中国的西北有一片著名的沙漠———腾格里沙漠。早在解放初期,国家就想在此地兴建包(头)—兰(州)铁路,开发大西北。但怎样才能挡住滚滚的沙浪,使铁路畅通无阻呢?中科院的科学家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实验,在迎风面的沙地上用麦秸等扎成小方格,大大降低了迎风面的风速,为种灌木、种草创造了条件。中科院还在沙坡头建立了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站,在那里,中科院的科学家不仅防沙、治沙,而且研究如何利用沙地资源,发展农林牧业。这些成果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重视,正在向其他国家推广。
  黄土高原水土大量流失,泥沙正不断填充黄河的机体。减少水土流失的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坡面径流,将缓坡上的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并使坡耕地退耕还草。中科院在高原不同类型地区建立了若干个治理水土流失和发展当地大农业的长期定位实验站,不仅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此外,中科院在农田、森林、草地、湖泊和海湾等我国不同类型区域建立了80多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形成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为长期观测和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干扰和环境变化的反应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科学家们在区域大地构造理论、岩石圈构造演化的研究发展、超大型矿床研究、东亚季风规律的总结、环境污染的调查与治理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温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