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向国际标准看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12
第10版(舞台屏幕)
专栏:

  向国际标准看齐
  吴祖强
  钢琴艺术在欧洲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入我国大概是在本世纪初,后来也成为受中国听众欢迎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与国外交流也日趋频繁,我国的钢琴事业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我们很多的年轻钢琴手在国际比赛中陆续获奖,最早的像周广仁、傅聪等,他们都为我们国家的钢琴事业带来了荣誉。当然中国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发展钢琴艺术的国家,和国际上许多国家相比,我们还需要作很多努力。国际钢琴比赛是一种促进钢琴艺术发展的有效方式,几十年来,通过世界上许多钢琴比较发达国家的钢琴比赛的举行,推出了不少年轻一代的钢琴家,他们不断成长起来,为国际钢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尽管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非常年轻,与世界上著名的钢琴比赛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距,但我们非常希望能够赶上去。因此,无论在规模、选手水平、曲目选择、范围以及奖金方面我们都比照国际优秀的钢琴比赛来安排。例如在奖金上,本次比赛的第一名奖金是一点五万美金,这在国际上都是比较高的;在赛事安排上,从初赛、复赛到决赛持续约十天,这也不短。特别是今年的报名很踊跃,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二十余名选手报名参加。经过初审,有五十多名进入初赛,规模是不小的,而且其中有相当多的选手在其他的国际比赛中获过奖,选手水平是比较高的。如果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照此一届届办下去,我们相信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在国际上的地位会逐渐提高,会成为有影响的、与世界著名的国际钢琴比赛并列的重要的国际钢琴赛事。
  关于本次比赛的参赛曲目,我们比照国际比赛的水准,有练习曲,也有古典传统和现代的曲目,我们也希望有代表选手本国民族特色的乐曲作为选手参赛的内容之一。我们想这样做对每个选手都是公平的,而且对各国注重自己的钢琴作品也是一种促进。这样效果是否很好,比赛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由于在规定必弹曲目中,大部分是规范曲目,如巴赫、贝多芬、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一些大家的典范作品,这些都是可以比较的,评判还是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而且我们这次的评委来自世界许多国家,他们都有很丰富的评判经验,他们都参加过世界其他大的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工作,都是世界上很有声望的钢琴家或钢琴教育家。这次评委会共有十三位成员,评委会主任按惯例由主办国担任,这次同上一届一样,我们推选了周广仁教授作为本次比赛的评委会主任。年逾古稀的她有非常丰富的评委经验。我国派出的另外两位评委:鲍蕙荞女士、李名强先生也都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本来这次比赛也邀请了我国第一代钢琴家吴乐懿先生,遗憾的是八十多岁的她因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加。因此,我们希望中国的这三位评委能作为中国钢琴界有代表性的、对中国钢琴事业有贡献的人士,为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贡献他们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